味中药药性歌诀,背全执药中药三科必
“众所周知,中药三科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重点,中药药性更是重中之重!今天味中药组成的中药药性口诀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备战药考有所助益!因内容较多,文章分为(一至四)记得分享收藏哦~~味中药药性口诀汇总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 附:鲜生地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 附:连翘心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19.滑石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20.贝母 附:川贝母、象贝母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川军、锦纹)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juān)痰逐水,疏通便闭。 22.柴胡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 附:苏叶、苏梗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 附:麻黄根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28.葛根 附:葛花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29.薄荷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30.防风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31.荆芥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32.细辛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33.羌活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34.独活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35.知母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能舒。 36.白芷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瘙痒,排脓通用。 37.藁本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38.香附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39.乌药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40.枳实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41.枳壳枳壳微寒,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42.白蔻 附:白豆蔻花、白豆蔻壳白蔻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43.青皮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44.陈皮 附:橘白、橘红陈皮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45.苍术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翳。 46.厚朴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47.南星 附:胆星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48.半夏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49.藿香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50.槟榔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51.腹皮(大腹皮)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52.香薷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53.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54.猪苓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55.泽泻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56.木通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57.车前子 附:车前草57.车前子 附:车前草 58.地骨皮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59.木瓜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60.威灵仙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xuán)癖(pǐ),风湿皆用。 61.牡丹皮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62.玄参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63.沙参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64.丹参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5.苦参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6.龙胆草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7.五加皮五加皮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8.防己(木防己、汉防己)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9.地榆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70.茯神茯神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恚。 71.远志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72.酸枣仁 附:酸枣树皮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73.菖蒲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74.柏子仁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5.益智仁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6.甘松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77.小茴香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暖胃。 78.大茴香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9.干姜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80.附子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81.川乌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82.木香(广木香)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83.沉香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气逆为佳。 84.丁香丁香辛热,能除寒呕,心腹疼痛,温胃可晓。 85.砂仁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86.荜澄茄荜澄茄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逐寒气。 87.肉桂肉桂辛热,善通血脉,腹痛虚寒,温补可得。 88.桂枝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89.吴茱萸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90.延胡索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91.薏苡仁(苡仁)薏苡味甘,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92.肉豆蔻肉蔻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93.草豆蔻草寇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94.诃子(诃黎勒)诃子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95.草果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96.常山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97.良姜 附:红豆蔻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98.山楂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99.神曲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结逐痰,调中下气。 .麦芽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执业药师高频考点整理,每个考点都值得学! 收藏!各年龄段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全在这…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忌口清单全都有! 身边常见中草药图片大全 种中药功效,请收藏 中西药专业知识记忆点! 年执业药师考试各科考点汇总!(建议收藏) 年执业药师摸底测试(全七科) 免费领取方式:1.点击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fb/8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