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57岁落魄去世,孙子逆袭成就非凡
前段时间在家整理房间,床底发现一个箱子打开一看是小学的一些课本,最上面的是一本书 染旧时光尘土的语文课本,一时兴起随意翻看,突然一幅插图吸引了我的注意。 月夜下白衣少年目光如炬将叉刺向瓜地里的梗。想必你已经知道画里的主人公便是少年闰土, 这位人物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因列入小学语文教材这个故事被大家广为熟知。 但闰土并非小说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中他的确存在,只是名字叫章闰水。而他与鲁迅之间的故事也并非课文里的那么简单,他们之间的渊源联系牵扯着好几代人。 究竟两人的渊源以及彼此的后代之间又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今天我们试着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拨开云中之雾,跟随时光探究鲁迅与章闰水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及各自截然不同的命运。 01“祭祀”上的相识 有缘千里来相会,鲁迅和闰土算是很有缘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理说他们本不属于一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交集。 鲁迅,原名周树人。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曾经是清朝高官,家境自然殷实。但好景不长,为了给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在朝廷谋个官职,祖父用一万两银子开通官路。 怎知卷入晚清的“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秋后问斩。可见无论任何时候,“走捷径”都是铤而走险的。 破财消灾,为了保命,周家花了大量金钱,终于把祖父从鬼门关救了回来,改判有期徒刑八年,周家因此慢慢没落大不如前。 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家依然还是小富即安,遇到忙活时节周家还是会雇佣一些人来干活,而这其中就有闰土的父亲。 那个年代穷苦人家经常食不果腹,为了赚些钱,闰土的父亲也经常去做大户做帮工。他去帮工最多的就是鲁迅家,有一年正月鲁迅家轮到办祭祀,家中放着很多贡品和祭祀用具。 为了多个人手看管这些祭祀用品,父亲便把把闰土带到了鲁迅家中。这是此段奇妙关系的开头,两人的命运开始有了交汇。 一个富人家的少爷,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在那个人分三六九等的年代。因为机缘巧合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孩子的眼里只有纯真的友情,容不下黑暗不平等的现实世界。 当时的鲁迅在私塾求学,每天三点一线很是乏味,而闰土的到来,对生活在抬头就是四角天空的鲁迅来说,无疑给沉闷无趣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 活泼健谈的闰土让鲁迅知道,原来西瓜经历过那么多危险、原来可以用一块竹匾就能抓到天空中的鸟、而夏天的海滩上有许多好看的贝壳。 闰土的广阔世界与鲁迅封闭的“四角天空”相比,是如此的多彩有趣,让鲁迅生之向往。鲁迅后来在书中回忆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故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虽然两人以兄弟相称,是要好的朋友,但在那个时代,两人身份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少爷,一个农民的儿子。 年少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后,等待他俩的是隔阂的关系和命运的嘲弄。只是这一刻,两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是真心快乐的。 快乐的日子总是容易流逝,正月要结束了,这意味着闰土要离开了。小鲁迅舍不得闰土急得大哭,而可怜的闰土也躲在屋里偷偷哭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终闰土跟父亲离开了。 之后,闰土托父亲送过来一包贝壳和一些好看的羽毛,鲁迅也会给闰土寄一些好看的东西。但却始终没有见面。在那以后鲁迅再也没遇到过这么一位交心的好友,成了心中的白月光。 02命运的平行线 时光飞逝,不曾想二人的再次相遇已经是而立之年。 这是鲁迅书里的回忆,但其实鲁迅在读中学时期两人还是见过一面,他们结伴一起逛了绍兴城。一路上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青年时期的他们一个在求学,另一个开始接过生活的重担。此次别离后他们再也不是交汇的平行线,而是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命运之路。 一个此后是文坛耀眼的巨匠,一个是旧时代下苦难芸芸众生里的一粒尘土,连接他们的就是孩提时代那段短暂无忧的时光。 闰土也想过像鲁迅一样读书识字,父亲也欣然应允。就当闰土憧憬向往已久的学堂生活时,命运却跟闰土开了玩笑。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终去世。 现实的残酷给了想改变命运的闰土一记耳光,他终于还是认命了,成为了一个如同父亲那样,日夜奔波求生存的农民。 年冬,鲁迅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这二十年间鲁迅海外学医归来,后弃医从文,用笔杆子跟旧社会作斗争,是文学巨擎、时代先锋。此次归家就是想变卖家产,在北京安家。 因为有很多细碎的物品不易收拾,鲁迅想把这些东西送给闰土,两人在而立之年又一次相遇。鲁迅见到身材臃肿、双手长满老茧的闰土时,思绪万千激动地说道:“闰土哥,你来了?” 闰土的眼睛闪过一丝光芒,但马上暗淡下去,嘴唇微微颤动一下没有出声。最后千言万语脱口而出的竟然是一句“老爷!” 鲁迅突然悲痛地感觉,眼前这个曾经一起年少的故交已然陌生,他们之间有了一层悲凉的厚墙,人与人之间,无论曾经的感情多么单纯亲切,在旧时代的阶级面前荡然无存。 两人的此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别离后闰土靠着家里的六亩薄地,日夜操劳依然不能养活自己的一家人,年一场旱灾席卷浙江,庄稼颗粒无收。 这让闰土心力交瘁,贫困加上积劳成疾,闰土病倒了,因为无钱医治,五十七岁的闰土离开了这个让他苦难大半辈子的旧世界,那一刻的他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就在闰土去世后不久,鲁迅也因肺结核离开了人世。 一代文坛巨匠如流星陨落。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未戛然而止,在后代这里得到了延续。 03新世界后代的华丽逆袭 闰土的儿子启生作为旧时代下如蝼蚁般轻贱的农民,命运同样悲惨,苦难贯穿了短暂的一生。年染上瘟疫,离开人世,年仅36岁。 而他的两个儿子永远地失去了父亲,命运对待苦难的人们,永远是变本加厉且无穷无尽的,但转机却出现在年仅三岁多的儿子章贵身上。 人的命运际遇常与大时代的变迁相连,尤其是底层的众生。 寄宿亲戚家的章贵,盼到了新时代的到来,年新中国的成立了。 一个属于人民的新世界来临了,章贵的命运开始出现与爷爷父亲不同的变化,无依无靠的章贵成为了命运的主人。 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去夜校如饥似渴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终于完成了爷爷求学的愿望。他在无涯的学海里乐在其中,而际遇也会眷顾有准备的人。 年2月,章贵被上级安排到鲁迅纪念馆工作。时隔几十载后,闰土的后代以这样的奇妙的方式与鲁迅先生再次相遇,这次没有老爷没有阶级,他们站在一起是平等的。 有时候你我不能不感慨命运恰到好处的安排。 章贵敬仰鲁迅先生,立志将先生的故事精神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博览群书,认真研究鲁迅的文章,成为了一名渊博的知识分子。 鉴于他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出众的能力,年章贵成为了鲁迅纪念馆的馆长,他任馆长期间发表很多研究鲁迅的文章举办很多鲁迅主题的展览,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这位文坛巨擎。 年章贵站完最后一天班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开始享受美好的生活。在谈起过往时,章贵动容地说:“和爷爷、父亲相比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赶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好时代。 在这个时代只要你勤奋勇敢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的子女也都成人成才。一个在老家的工厂工作,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现在我的孙子也都上大学了,真正的天伦之乐呀”。 谈到爷爷与鲁迅的那段关系,章贵短暂沉思后眼含泪光笑着说:“鲁迅先生是个好人,只是爷爷的命运悲惨。现在我们与先生的孩子依然有书信来往,他们只要回故乡就会团聚。 我去北京也会去周家,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将这种关系继续下去,这就是世交呀。” 04结语 从鲁迅第一次见到闰土到他们的后代,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他们两家依然关系密切,只是现在他们之间在没阶级的悬殊,他们可以平等地交流,鲁迅和闰土之间的厚墙消失了。 看完故事我们为闰土悲惨的命运惋惜,从一个开朗有趣的孩童,到眼中无光麻木不仁的中年闰土,他的悲剧要归咎与黑暗的旧时代,当时的旧社会有数以千计的“闰土”。 他们勤劳勇敢想靠人定胜天,但最终都被时代的枷锁困住不能呼吸,还好更多如同章贵的人,等来了破晓的黎明。 闰土后代华丽的逆袭,归功于自己的勤奋,更归功于这个崭新的世界。他们自力更生不用依靠任何人,就能把生活越过越好。 我想假若鲁迅和闰土要是在这个时代,他们应该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我合上书看向窗外,已是黑夜。 一轮“新月”高挂夜空,我仿佛看到闰土项带银圈,手捏钢叉,还带着一位少年,慢慢地靠近瓜地里的偷瓜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cf/10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降薪亏损行业谷底详解二手车的天生缺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