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http://m.39.net/pf/a_6079778.html

湿气是“万恶之邪”,常引起全身不适,内伤五脏六腑,引起脾胃虚弱、肺弱、肾虚;在外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湿疹泛滥、全身肌肉关节痛、满脸长痘、肥胖水肿等等。

中医最怕湿邪,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它易伤阳气,阻气机,粘滞缠绵,像牛皮糖一样难以踢开;它伤人隐蔽,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渗透力强,可逐渐使五脏失调。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痛风、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和湿邪有关。湿气不分体质、男女、老少,随时都能趁虚而入,所以有“十人九湿”一说。

有些人湿气较轻,没有明显症状,但它会埋伏在体内,伺机行动;当湿气只增不减或与热、寒等交织时,就会在身体中找各种发泄的出口,并以各种症状表现出来。

①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易起痘;

②大便粘滞不畅,小便浑浊;

③面色淡黄发暗,胸闷乏力,嗜睡肢肿;

④小腿肚子常发酸、发沉,身体困重;

⑤睡觉流口水,起床时头发昏,耳内湿;

⑥小肚子变大,体型肥胖,人懒不爱动。

仔细对照以上情况,如果你有1-2条以上相符,就说明已经是顽固性湿气了,祛湿调理刻不容缓!

依道医理论,夏天提供人体最好的「除湿」机会。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许多寒气、湿气最需要依靠夏天的阳气发散出去。大自然安排了一年四季,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顺应自然,在夏天的时候,要经热一些,少开空调多出汗,少喝冷饮多喝茶水,这是最最重要的。

一祛湿三个保健穴位

二,五款食疗祛湿汤

1、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

2、鲜土茯苓煲猪腱汤

材料: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克、猪腱肉克、生姜1~2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3、冬瓜薏米老鸭汤

材料:老鸭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葱,姜、料酒、盐。

做法: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剁成大块。葱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块,薏米洗净备用。鸭肉放在冷水锅中大火烧开,煮三分钟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净。入油,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鸭块炒变色后放入开水,薏米炖1小时。汤锅中放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炖20分钟即可。

功效:在滋阴降燥,祛湿健脾。

三三种祛湿水果

1西瓜

西瓜中水分比较多,口感也比较好,其中营养成为更是丰富,使得西瓜成为了夏天消暑止渴的首先食材。但是对于体内湿气重的人,是不建议吃西瓜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西瓜属于寒性的食品,虽然具有利尿的效果,看似可以起到祛湿气的效果。若是多吃,却会使得脾被寒气所伤,尤其是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吃了西瓜后,脾脏的损伤会更加严重。脾脏受损了,一方面湿气排不出去去,一方面身体阻止湿气入侵的功能也会下降,所以请少吃点。

2甜瓜

又叫香瓜、梨瓜,中医常用其子和果蒂治病。性味甘,凉。入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通大便。可用于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①肠燥便秘:新鲜甜瓜子20克,嚼食。

②慢性阑尾炎:甜瓜子洗净晒干,炒黄研末,每次3-5克,每日2次。

3枇杷

枇杷是夏天一种比较常见的水果,这种水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汁水非常的丰富,而且吃起来非常的甘甜。它的果肉里面含有丰富的糖分、苹果酸、B族维生素、纤维素以及苦杏仁苷,因此常吃可以起到很好的润肺止咳效果,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赶走体内的湿气。

四全身祛湿运动

五泡脚

花椒和姜属于辛热的中药材,所以女性月经期间,如果经血多的情况,就不能用花椒、姜水泡脚,会加重出血量。比如爱上火的人也不能用花椒、姜水进行泡脚,会加重上火情况。

六生活建议

①戒寒凉。

中医说「暴伤脾阳」,凉东西好像一桶冰水直接就把发动机浇灭了。脾阳不足,就会产生痰浊,所以「胖人多痰」就是这个道理。

②喝水要慢。

过度饮水导致脾运化代谢来不及,时间长了就成湿。

③常运动常晒背。

避免长时间不见日光,阴暗潮湿处也不宜久居。户外运动、晒背是最简单直接的祛湿方法了。

往期回顾

太极拳的“松,沉”在缓解考试焦虑中的应用

太极拳的无极气功四句决与练功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cf/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