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一座多年前的汉墓。墓内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还有一具保存完好、皮肤具有弹性、面如生容的女性尸体。新闻发布后,引起国内外轰动。马王堆在长沙东郊,人们沿袭古老相传称它为马王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根据封土等情况,断定这是一处古墓群,湖南省人民政府把它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追夫人尸体及面相复原照年,经政府批准对古墓进行发掘。发掘工作进行很顺利,揭去墓顶黄泥封土便是墓坑,这是一个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坑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6.8米,墓口到墓底深16米。墓道的坡度是36度。是一个上大下小的斗形坑壁,一直到墓底。墓室的南北长7.6米,东西宽6.7米。椁室外椁的盖板和底板都是双层,椁盖的高度是2.8米,几乎有一层楼房高。棺木是用楸木做的,共有四层:第一层套棺,外表髹黑漆,里面髹红漆。第二层是黑地彩绘套棺。第三层是朱地彩绘套棺。第四层是羽饰内棺。各层都是长方盒形状,一个套着一个,严丝合缝。黑地彩绘棺在黑底上,用白、红、黄等色彩绘出云气纹,云气中有各种各样的怪兽,或搏斗,或狩猎,或鼓瑟,或舞蹈,或与飞禽、猛兽、牛、鹿等追逐,姿态万千,动作自如,描绘逼真,栩栩如生。盖板和壁板四周围装饰着0.14米宽的几何图案花边。在揭开内棺盖板时,有一股难闻的酸臭味。棺内厚厚地包裹着20来层的丝、麻、棉、帛的锦锈衣衾,上面覆盖着一件泥银彩绘黄纱丝棉袍和一件绣花绢丝锦袍,一个50来岁的贵妇人仰身直肢躺在这锦袍中,女性尸体身长1.54米,两手携香囊,浸泡在茶水色液体中,皮肤浅白呈微褐,有弹性,虽历经多年仍然面容如生。这样规模宏大的墓室,拥有如此众多的奢侈随葬器物,墓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要想查清墓主人的身世,还是要从墓葬本身去寻找证据。一号墓出土的文字资料中,有一颗私印,上面刻着“妾辛追”三个字。“妾”是旧时女子自称的谦词,墓主人叫辛追。同时出土的大量的漆器上书有“9侯家”,在竹笥和坛坛罐罐上有封泥“9侯家丞”,封泥是说明随葬物经过检验以后才下葬的,因此可以判断:女性尸体是9侯的夫人。查阅历史记载,西汉时代9侯先后有四代:第一代利苍(《汉书》上又叫黎朱苍)封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年);第二代利稀,在位时间是高后三年到文帝十五年(公元前—公元前);第三代彭祖,文帝十六年继位,死于景帝后元三年;第四代扶从武帝建元元年到元封元年,在位30年。辛追是哪一代9侯的妻子呢?这就需要搞清楚墓葬的确切年代。从墓中出土大量的泥“半两”、泥“郢称”和过去对长沙地区西汉墓葬的研究———汉初多出泥“郢称”,稍后的文景时期多出泥“半两”,武帝及以后多出“五株”钱,可以确定一号墓的年代当在武帝前,可能是文景时期下葬的。综合以上可以得出结论:辛追是9侯利苍的妻子。湖南省博物馆周世雄、欧光安研究过利苍和辛追是不是少数民族的问题。他们认为:在汉代,长沙诸侯国被称做“填蛮”。从长沙出土的官印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兄弟民族聚居之处的古县邑,如“酋阳”、“临沅”(即武陵县)、“罗”、“冷道”等,有些地名没有被《汉书·地理志》收录进去,这些都是汉民族以外的兄弟民族休养生息之地。汉初,在刘邦“非刘氏莫王”的统治下,其他非刘氏的郡国一个个都被吞没了,惟独长沙王吴芮能继续存在下去。这说明“长沙国”在团结兄弟民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长沙国一带兄弟民族相安无事,有利于巩固汉朝的中央政权。在长沙国的统治集团中,必定有一批成员是兄弟民族的代表人物,利苍和他的夫人辛追就是这样的人物。年12月,医学工作者对辛追进行了解剖分析。解剖告诉我们:辛追脑膜完好,腹壁层次分明,各内脏器官完整。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组织结构保存良好。血型为A型。皮下脂肪丰满,营养情况良好,生前有过生育。辛追在世时,患有多种疾病:全身性动脉硬化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胆石症。这些疾病可能是使她不能享尽天年的主要原因。她很可能是由于胆石症的胆绞痛,诱发心脏病发作,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而暴亡的。这个推论可以得到以下佐证:没有发现因久卧病床所常见的褥疮,也没有见到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症状。在她的消化道内,还发现粒半甜瓜子,说明她是在吃了甜瓜不久后就死去了。不然,瓜子不可能保存得这么完好。她死在“瓜熟季节”,是暴病死亡。除了上述病症外,还发现她有胆囊先天畸形、肺结核钙化病灶、血吸虫病、蛲虫和鞭虫感染、骨质增生、右桡骨和尺骨下端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等。“血吸虫病”的发现很重要,多年前就有血吸虫病,这在世界医学史上还没有记载过。年前的防腐秘密。现代科学技术认为,要达到防腐,需具备低温、无菌、无氧等条件。马王堆汉墓防腐是非常成功的,已过去多年了,棺椁内却仍旧保存一具完好、皮肤具有弹性、面如生容的尸体。马王堆汉墓防腐的关键在于密封。辛追的墓室是一个深达近20米的土坑竖穴,其下半截处在水位层———红色生土层中,上半截约有16米很密实的夯土层。在夯土层和地面封土之间,有一层0.2米!0.3米的白膏泥。在紧贴棺椁的四周和顶部,填充了一层0.3米!0.4米厚的木炭,重量达1万多斤。在木炭层以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0.6米!1.3米。木炭有很好的吸湿作用。白膏泥(瓷土、高岭土)的矿物成分是石英、白云母和高岭石,这种白膏泥含有水分,渗透性非常弱。墓室密封时,里面气压和地面气压是一样的,相当于一个大气压力。墓内的有机体在沼气菌作用下产生沼气,当沼气不断产生并掺杂到空气中,墓室中的气压就逐渐加大,一直增加到不能再增加时为止。当气压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墓室内的好氧细菌、厌氧细菌,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墓室在20米的地下环境是恒温恒湿的。可见,马王堆汉墓的防腐程度之所以这样好,是有一个恒温、恒湿、无菌、密封的地下室。现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专题展出保存于地下室的辛追夫人(尸体及其内脏器官)、复原的棺椁和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选自《中国文物和文物保护技术》,陆寿麟李化元蔡学昌著图片来源于网络

圈儿里人都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fb/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