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子冶石瓢,瞿子冶与名家合作的这些茗壶
瞿应绍(-),字子冶,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室名“毓秀堂”,官至浙江玉环同知,清中期书画家。 继曼生之后,又一位与紫砂壶艺术密切结合的文人,他将书法绘画与紫砂壶结合起来,创制了紫砂史上的名品“子冶壶”。 子冶石瓢是最为著名的子冶壶,除了子冶石瓢,瞿子冶还与紫砂名家合作过很多佳器,今天我们来看这些著名的传器。 杨彭年制瞿子冶刻圆壶壶身通刻梅花,刀笔流畅,清新典雅,展现出了极强的书画功底。其细节制作亦极为考究,钮、把、流制作一丝不苟,极具把玩、观赏之价值。 邵大亨制子冶铭掇球壶此壶比例协调,结构严谨,盖内瓜子形“大亨”楷书印款。壶身一侧刻铭:“棋酒有时着酌,琴书无事弹谈。小堂三兄先生玩,子冶作。” 查“小堂”应为道光年间书画家周丕烈,此壶应为瞿应绍,请大亨制壶赠与同道周丕烈之作。由此想见当时文人雅士诗酒流连、佳茗美器相赠的韵事。 瞿子冶刻调砂汲直壶▲壶公冶父款 此件汲直壶泥色赤褐,调桂花砂,宽口、短直流、直筒形壶身,垂耳把手平行于壶身,区别于传统流线形,更显简洁。 壶身一面镌刻:“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子冶。” 另一面近底部刻竹,浓淡疏密,错落有致,上部大面留白,颇有意境。 子冶以画竹名于世,其友徐渭仁有诗云:“枝如作草,竿如篆,画法原从书法通,若问壶公三昧诀,黄山谷与米南宫”。 瞿子冶铭申锡制汉方壶壶以段泥制成,古朴典雅,壶身有子冶行书铭文“旦夕畅饮三杯,身心了无一事”,茶禅一味,耐人赏玩。 另一面则许梿隶书仿汉砖文“千石公侯寿贵”,后以木模压制“许”、“槤”连珠印款,金石意十足。 申锡制瞿子冶刻提梁壶▲茶熟香温款 此壶泥色褐紫,质地细匀秀润,色泽沉着古朴。壶体圆润饱满,腹部壮硕,圆盖、塑太湖石形钮,一弯流、三叉交柄提梁,弧线优美,曲度和谐,与圆润的壶体自然交融。 壶体一面刻楷书铭文:“石铫。曼生壶谱云此壶东坡所造也,子咸仿古。”刀笔间极富金石韵味。另一面刻以虚竹,题铭“竹自以虚,子冶”。 申锡制子冶刻汉君壶▲茶熟香温款 壶肩镌刻:”煎雨前茶作诗中,画清凉世界。子冶。”此器为商承祚先生旧藏。 商承祚(-),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广东番禺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 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从罗振玉选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有《殷虚文字类编》、《商承祚篆隶册》行世。 郭中孚画瞿子冶铭刻山水壶扁腹壶形,丰肩敛腹,浑厚饱满,壶身通融,转折衔接俱以圆弧为之,壶腹敛收至圈足。扁圆柱纽,耳形柄,短弯流,整体比例合度,挺拔有神。 壶盖刻款:桐川郭中孚作图,月壶临恽迹。 壶身有海上画家郭中孚以诗为画题,作山水人物图,瞿子冶铁笔镌之,并铭刻画家恽寿平诗“江南游倦落花天,海客披图思渺然,春水绿堤烟雾里,此中应系孝廉船”。 ▲流下刻款 顺水制子冶刻梅桩壶此壶以梅花树桩为形,梅枝、花朵贴附于壶身,巧做装饰,并作瘿瘤、切面等肌理,仿生形象,制工细腻,韵味极佳。 壶盖内钤印“顺水”款,顺水者,生平不详,推测应为道光前后宜兴地区紫砂艺人。 壶身一面空白处,由子冶题刻词句“吟诗午榴之庄,纵酒香山之社。”吟诗、纵酒,乃文人洒脱之乐事,刻于壶上,妙趣自成。 子冶铭高圆大壶▲壶公冶父款 此壶为段泥制成,体量硕大,为唐云大石斋藏品之一。唐云曾说:“此壶面大心宽,为人的心胸也当如此。”唐云生前常用此壶来冲泡决明子茶,以解暑热。 壶身铭刻:消寒图里,此叶踈踈。三友之一,三余之余。子冶。 瞿子冶刻四方大壶壶身近正方形,直颈、方肩、方折把,方嘴三弯流,方形隆起台形盖,四方形钮。 底部略成四足式,折角内隐的壶足托起整壶,使壶凌空,打破方斗的沉重感,又令整器透出灵秀之气。 壶身一侧阴刻梅花,几根虬枝梢头绽出朵朵梅花,或繁枝密蕊,或秀雅含羞,朵朵有神,却各不相同。 另一侧刻有诗文“蕊珠仙子旧高台,为厌繁华带雪开,怜尔素衣能伴我,长随照月入窗来,子冶篆刻”。 交流/咨询 它始于乾隆,陈曼生与顾景舟一脉相承 顾景舟定制茗壶,专属刻绘,一个时代的传奇! 不同窑温下,四号井顶级泥料之底槽青的颜色变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js/9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排名前几的茶叶,你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这座跟着周杰伦空降热搜的杨梅味小城,休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