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是一种属于伞形目、伞形科、前胡族、当归属、白芷种的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株高为1-2.5米左右,根为圆柱形,可以入药,茎基部的直径为2-5厘米左右,复伞形花序为顶生或侧生,果实呈长圆形至卵圆形。白芷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名白,芳香,列为中品。味辛,性温,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白芷

别名:香白芷、芳香。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河南、河北。采集加工: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植物识别:多年生草本,高1~2m。叶互生,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阔卵形至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膨大的囊状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黄绿色。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背棱扁。花期5~6月,果期7~9月。栽培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中药识别:外表皮灰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气芳香,味辛、微苦。选购贮藏:以粉性足、棕色油点多、香气浓郁者为佳。置阴凉干燥处,防蛀。现代研究:本品有解热、镇痛、抗炎、抑制病原微生物、中枢兴奋、抑制肠平滑肌及抗肿瘤等作用。性味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用药禁忌: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使用方式方法

验方

①鼻渊头胀痛:白芷10g,苍耳子6g,薄荷5g,藿香5g,细辛1.5g。水煎服。

②感冒风寒头痛:白芷10g,防风3g,川芎3g,羌活3g。水煎服。

③胃痛:白芷、白芍、白及各10g,白豆蔻6g。每日1剂,水煎分服。

药茶

解毒消肿。适用于痈疽肿痛。白芷5g、大黄1g、绿茶3g。开水冲泡后饮用。

药酒

活血通络。适用于面色晦暗,黄褐斑,妊娠产后面暗,大便千燥甚至秘结。桃花g,白芷30g,白酒1L,浸泡30日。每日2次,每次口服10~20ml。同时取酒少许置手上,合掌擦热,再涂面部患处,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药膳活血补血,养发润肤。适用于头发早白稀少。白芷、当归、川芎、炙甘草各60g,煎煮取汁,再用药液浸泡糯米g、甜瓜子60g、松子仁30g,晒干,再浸,直至药液用完。再将糯米、瓜子、松子仁和芝麻g一起炒香,研为细粉。每次用沸水冲成糊,食用30g,每日2次。

开启高品质生活宝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