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园地刘寄奴
白癜风能吃水果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22.html 刘寄奴 中药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又名仙人草、金寄奴。刘寄奴六月开花,头状花序无梗,密集于花枝上,色淡黄近白,头状花序钟形,几无梗,密集于花枝上,色灰白,似雪、似霜、又因花似米、似白发,因此又称六月雪、六月霜、千粒米、白头毛公。刘寄奴药用部位是其干燥的带花全草,是一味常用中药。中药刘寄奴始载于《新修本草》:“刘寄奴草,味苦、温,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痢,生江南。”中医认为刘寄奴有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之功。因为其苦温无毒,破血通经,消瘀止痛,所以刘寄奴被古人称为“破血之仙剂”。 中药 刘寄奴 干燥的带花全草,枝茎长60~90厘米,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味苦、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出血、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食积腹痛、赤白痢疾等。西医诊为软组织损伤、外伤岀血、闭经等属瘀血阻滞证者,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属食积不化证者。刘寄奴为破血通经之品,孕妇忌用。配伍方剂刘寄奴汤 组成为刘寄奴,知母,当归(切,焙),鬼箭羽,桃仁(去皮尖双仁,炒)。治疗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疒丂)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圣济总录》活血理伤丸(中成药) 组成为续断、骨碎补(烫)、红花、赤芍、延胡索(醋制)、三棱、防风、甘草、苏木、当归、桃仁(炒)、枳实、甜瓜子(炒)、北刘寄奴、桔梗、关木通、乳香、自然铜(煅)、姜黄、土鳖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肿胀疼痛。 中药故事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字寄奴,在称帝之前是东晋的大将。刘裕年少时,一天傍晚从山上打完柴往回家走时,发现有一条巨蛇横躺在路边草丛中,张口吐舌。刘裕随即拔出弓箭射向蛇,弓箭刚好射中蛇身。受伤的巨蛇带着窜入草丛深处不见踪影。 第二天,刘裕又去往山上打柴,走到半山腰听到树林中传来一阵杵臼声,刘裕寻声看去,只见两位穿着青衣的小儿正在那里捣药。刘裕非常好奇,便地上前问道:“为何一清早在此捣药,派何用处?”青衣小儿答道:“昨晚我家主人被一个名叫刘寄奴的少年用箭射伤了,我们把这草药捣烂是为他治箭伤的。”刘裕说:“那为什么不去找刘寄奴报仇呢?”青衣小儿道:“此人将来要做皇帝,不能报仇。”刘裕听后十分惊奇,脱口说道:“我便是刘寄奴。”两个青衣小儿听了便消失不见了。 几年后,刘裕投军打仗。由于作战勇敢,又通晓兵法,刘裕很快成了将领。后来每次士兵们在作战中受伤,刘裕就命人上山找来当年青衣小儿给蛇治箭伤的草药为士兵们疗伤,果然十分有效。之后刘裕率兵北伐灭了南燕、后秦,成为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将当时他给士兵治伤的草药命名为刘寄奴。 特别提示:本文所提药物及方剂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代替处方,中医讲究辩证施药,用药因人因病而异,医院,请医生诊断后,针对个体症状,提出用药方案。 —END—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网、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袁嘉璞 审核:康志强刘东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7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野生中草药的作用
- 下一篇文章: 微量元素是什么宝宝缺微量元素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