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判断一款大红袍是过期了,不能继续喝
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5572694.html 《1》 武夷山的闺蜜,发来一张截图。 截图的内容,是某茶掌柜在试喝陈年大红袍的心得体会。 “武夷山虽是知名产茶区,但在80年代之前,以国营茶厂为主。当时几乎没有其它茶厂,更别说个人私营的厂房了。不过XXX茶厂除外,它成立于80年代初期,是村建茶厂,在外墙上还保留着当时的时代特色。在过去,大红袍茶叶的名气小,不好卖,目前在茶厂里还留着大量的古董级老茶……” 紧接着,重磅一幕来了。 据那位茶掌柜介绍,因年久日深的缘故,那些当年装在蛇皮袋里的老茶,外包装都风化了。 “但因为存放在木质阁楼上,环境干燥,又有通风。所以,那些陈茶保存情况还挺好。和朋友一起试喝了几泡,陈味十足,茶味浓郁,居然还没有返青变质!” 截图下方,吸引了不少猎奇的评论。 “哪里有卖”、“怎么卖”、“真的假的”、“有送茶样吗”…… 闺蜜在发完截图后,如是调侃: “怎么样,这个新料够不够劲爆?” 麻花想说,我已经快对这类炒作老茶的故事麻木了。 前几天刚从武夷山胡歌那,听来房梁上藏老岩茶镇宅的“西洋景”。 今天接着又是,老茶厂里外包装蛇皮袋风化的80年代陈年大红袍。 农历七月半快到了,再听着这些离奇的老茶故事。 只感觉阴森森的,诡异得很! 《2》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老岩茶,不计其数。 围绕在这些老茶身上的故事,更是一个比一个离谱。 但稍微用理智去审视,这些临时起意编出来的故事,大多经不起推敲。 古代有句话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干茶的吸附性强大,容易吸附水汽,引起受潮。 用蛇皮袋一装,将袋口一绑的存茶做法,本身就不够密封防潮。 何况在历经多年后,连蛇皮袋都开始纤维老化,一碰就碎。 此时,里面原装的老岩茶还安然无恙的良好保存,简直就是天方奇谭! 不过在茶圈内,部分茶客对老岩茶有着谜之崇拜。 在老岩茶的狂热粉眼里,他们可以不在乎一款岩茶的山场、工艺、品质,但年份一定要足够老。 唯有足够夺目的高龄年份,加上听上去足够酷炫的故事,这样的茶喝起来才有“味道”。 每喝一口,都能尝到浓浓的岁月感。 恕我直言,这种畸形的喝茶心态,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喝岩茶,回归到本质,喝的是一款茶的香气、滋味、韵味。 花了高价听故事,入手一款喝起来仅有陈味的老茶。 与其相比,还不如直接买本故事书更划算! 《3》 想起前不久,有茶友看了我们在探访老茶厂的文章后。 特意留言提问: “该如何判断一款武夷岩茶大红袍是过期变质了,彻底不能再喝?” 不得不说,茶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建设性。 围绕着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老岩茶,背后有太多故事值得祛魅。 回到喝茶本身,关心一款岩茶在存放若干年后,到底还能不能喝? 这,显然要更切实际。 那么严重变质,不能再继续喝的岩茶,该如何辨别? 其实,判断一款茶有无变质的问题,方式都是共通的。 一曰,眼观。 二曰,闻气味。 三曰,泡来试喝。 当你遇到一款来历不明的老岩茶时,要打起十二分警惕。 尤其是,年份不明、仓储条件堪忧的老茶,更是不能随便就泡来喝。 首先,需要做的是初步侦查。 用肉眼看,这款茶是否有杂质?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装在风化蛇皮袋里的80年代陈年大红袍。 要是随手抓出一把干茶,发现条索内带有塑料编织绳碎屑、蜘蛛网、小昆虫等。 那么,再将这样的茶喝下去,就太冒险了! 毕竟,这连基础的卫生品质都不过关。 这样的老茶,何谈饮用价值? 《4》 此外,在判断岩茶是否变质时,还可以从含水量切入。 存茶不当的变质岩茶,干茶条索的含水量,早已超出正常值。 正常来说,武夷岩茶在经过高温焙火后,含水量极低。 伸手摸向刚下焙的岩茶时,干茶条索的手感很特别,非常干燥。 是那种,你只需轻轻用手一碾,条索就能瞬间变成粉末的干度。 抓一把干茶,条索们经过彼此摩擦触碰后,还能发出干脆的声响。 将岩茶加工完毕,装入泡袋密封后,它的干度始终保持在优越的状态。 拿出一泡茶,轻轻放在耳畔摇一摇,干茶们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曾几何,麻花在茶桌上领教过一位“大师”。 那位据说喝茶水平很高的大师,在当时抛出过一句语惊四座的名言。 “干茶摇起来声音足够响,才是好岩茶。” 虽然这番描述,听起来很是无厘头。 但用来快速筛查干茶含水量上,却非常实际有效。 存茶情况良好的老岩茶,含水量低,不易受潮变质。 反之,要是这款茶在存放过程中,吸了水汽、受了潮。 那么当你用同样的动作去摇干茶,听到的声响动静肯定不是一回事! 《5》 岩茶一旦变质,气味会产生直观变化。 和其他茶叶有所不同,武夷岩茶经历了焙火。 干茶身上,能闻出不少焙火形成的香气。 如,炭火香、焦糖香、炒瓜子香等。 不过,一旦放置时间过长,岩茶身上这股迷人的炭火香就会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略陈略旧的气味。 陈味明显,是老岩茶难以避免的通病。 储存不当,出现变质的老岩茶,除了陈味外。 在它们身上,还会形成许多一言难尽的气味。 假设用塑料袋一装,就将茶叶放在房梁或其他角落里存放多年。 最终存放出来的岩茶,铁定会带有灰尘味、闷味。 这股难以描述的灰尘味,和走进一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时,感受到的气味简直如出一辙! 当这可怕的灰尘味,出现在一款岩茶身上时。 这样的茶,当然是少喝为好。 另外,变质岩茶的身上,还极易受潮变味。 因受潮而引起的潮味,还容易演化成酸味、霉味。 闻起来,跟凑近去闻一块潮湿到长出蘑菇的朽木那样。 总之,气味是一如既然的,难以描述! 用最简单的话来理解,变质岩茶的身上,会自带各式奇奇怪怪的味道。 当你在一款岩茶身上闻出怪味时,这样的茶,多半还是不喝为好! 《6》 最后,判断一款岩茶到底能不能继续喝? 最终极的方式,极具挑战性。 即,看你自己能不能喝下去! 个中原理,可以参考贝爷的荒野求生录。 到底,XXX能不能吃?能不能喝? 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挑战的是你的接受底线。 能接受,那么就大胆往前冲,直接泡来喝。 要是将茶叶泡开后,尝起来无香、无味、无韵不说,还带有可怕的味道。 尝入一口,酸涩不堪,酸到牙根发软。 那么,要继续喝下这样的变质茶,实在需要勇气。 说白了,该如何判断一款岩茶能不能喝? 方法很简单。 依靠最基础的趋利避害动物本能,就能帮你找到答案! …… 年,我们未完待续 -END-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作者李麻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x/8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糕配方枣糕大米小米玉米面发糕技术配方制
- 下一篇文章: 为什么你一嗑瓜子就停不下来小南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