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痤疮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4.html
工信部给虚拟运营商的2年大考终于快到了交答卷的日子,有消息称,评估通过的虚拟运营商年底将获得正式牌照。总体来说,在试行两年后,总成绩看似不错,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虚拟运营商移动转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万,平均月净增万左右,占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0.9%,占全国净增用户数的48%。但虚商“各科”成绩单却并不理想,在盈利模式上,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什么是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VNO-VirtualNetworkOperator),是指拥有某种或者某几种能力(如技术能力、设备供应能力、市场能力等)与电信运营商在某项业务或者某几项业务上形成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按照一定的利益分成比例,把业务交给虚拟运营商去发展,其自身则腾出力量去做最重要的工作,同时电信运营商自己也在直接发展用户。

虚拟运营商就像是代理商,他们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基础运营商那里承包一部分通讯网络的使用权,然后通过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把通信服务卖给消费者。

从年底开始工信部共公布5批虚拟运营商名单,分别为:

第一批:话机世界、分享在线、万网、乐语通讯、华翔联信、天音、京东、北纬、浙江连连、迪信通、巴士在线。

第二批:国美、苏宁、爱施德、三五互联、苏州蜗牛、中期集团、长江时代、远特通信。

第三批:朗玛信息、中兴视通、用友、中邮世纪、世纪互联、银盛电子。

第四批:红豆集团、星美影院、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优酷视频)、青岛日日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尔)、北京青牛科技有限公司(青牛软件)、小米科技、郑州市讯捷贸易有限公司(富士康)、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批:海南海航、北京联想调频、广东恒大和通信科技、青岛丰信通信、凤凰资产管理、深圳平安通信科技、民生电子商务、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

★成绩单不理想42家虚拟运营商亏损

作为新生事物,虚拟运营商曾被寄予厚望,作为突破通信行业引入民营资本的试点而统一推出。不过,在获得运营资格后,42家虚拟运营商在头一年交出的成绩并不理想,放号的虚拟运营商只有35家,而且在运行最初的一年时间里,乐语通讯、巴士在线受到挫折,连连科技也遇到问题收缩调整业务;号段的增长绝对速度虽然较快,但基数还是较小。

不过,在离最终大考临近,整个虚商士气并不高昂之际,小米和中兴的突然加入,成为打入这一行业的一剂强心针,突然又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希望。

9月22日,小米宣布了虚拟运营业务品牌“小米移动”,推出“任我行”和“吃到饱”两种电话卡,正式进军通信业;就在同一天,中兴视通宣布其虚拟运营商业务正式商用,基于中国移动网络的5号段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开放;而紧随其后优酷土豆的通信业务品牌——优酷移动也问世,在提供基础的通信基础服务外,还为魅族用户定制资费套餐。

这三者提供的服务,无一不是依托本公司的特有优势和特点,在月租、语音业务、数据流量上进行优化。如小米“任我行”号卡不包含任何月费,需要多少用多少。每分钟主叫通话、每条发出短信、每MB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单价都是1角,下不设限上不封顶。还有虚拟运营商推出国际漫游SIM卡服务,通过云品牌整合漫游出境业务,也是国内虚拟运营商进军出境市场的重要途径。

★虚拟运营商会影响运营商业务,那运营商为什么还要主动和虚拟运营商合作呢?

虚拟运营商的兴起首先得益于管制政策的推动。一些管制机构为了打破市场垄断,要求运营商向虚拟运营商开放网络。典型地区包括挪威、瑞典、瑞士和韩国。还有一些管制机构为了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强制运营商开放网络。典型地区是中国香港,香港电讯管理局规定3G运营商必须出租30%-50%的网络容量给虚拟运营商、业务转售商或内容/应用提供商。其次是移动内容、多媒体等数据业务的发展。自4年起,全球移动数据业务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接下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9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相对话音业务,数据业务更容易差异化和分割经营,适合由虚拟运营商开发和提供。虚拟运营商一般都有特定的市场定位和用户群体,如Virgin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定位是旅游、娱乐和移动生活方式,针对特定的用户群推出相应的话音和数据业务。

第三是移动市场的竞争和网络容量的过剩。欧美等国家移动市场开放和自由化程度较高,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加上3G网络的建设使网络容量相对过剩,运营商都比较重视批发业务的开展,客观上促进了转售、虚拟运营商等业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此外,虚拟运营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能力对虚拟运营商的发展起到了有利影响。如Virgin在航空、娱乐、饮料领域的知名度、迪斯尼(Disney)在娱乐行业的地位都有利于这些公司在虚拟运营商领域取得成功。

虚拟运营商的业务肯定会影响到运营商自己的业务,那运营商为什么还要主动和虚拟运营商合作呢?

其实目前的虚拟运营商都是以合作者的姿态出现的。首先,虚拟运营商为基础运营商提供了直接拓展特定客户群的途径。这些客户群包括青少年、信徒、少数民族等,这些客户群体一般对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大众化业务和营销方式不感兴趣,虚拟运营商利用自身的特殊渠道和资源,能有效开发这类用户群体。

其次,虚拟运营商帮助基础运营商使用非传统渠道接近潜在用户。如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渠道和零售商店的渠道,有线电视运营商能向用户打包提供四重捆绑业务,包括家庭Wi-Fi接入、统一的信息发送、数字视频存储、基于移动设备的家庭监视等。

第三,虚拟运营商非传统的零售渠道有助于提升用户价值。第四,虚拟运营商比基础运营商更能促进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发和推广。能针对各种类型的客户群体开发出有特色的移动数据内容和应用业务。基础运营商利用虚拟运营商,能在不改变大众市场喜好的情况下吸引更多的新用户。

★为何腾讯不申请成为虚拟运营商?

所谓虚拟运营商(英文简称VNO由VirtualNetworkOperator而来),主要依赖租用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线路及其他硬件资源,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而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电信服务的转售。

按照虚拟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可以分为两类四种:

一种是以腾讯等即时通讯企业为代表,二是以在线等电子商务型企业为代表的ISP和增值业务提供商;三以鸿联九五、润讯为代表提供基础电信服务的企业,其中也包括MVNO(移动虚拟运营商)当然,这种划分方法不是很准确,因为越来越多的虚拟运营商以多种业务方式运营,如润讯与中电信的长途电话业务代理及分销、与中移动开展的GSM终端销售代理、业务外包、合作业务等就属于一种类型;润讯与网络商进行的VOIP、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中心的合作属于另一种类型。随着IP技术和电信市场的成熟,最终将走向全业务模式的内空容提供商(SP)。

1,根据以上虚拟运营商的定义,无论政府是否颁发牌照,虚拟运营商已经客观存在,腾讯亦早已在经营虚拟运营商的业务了。

2,如果腾讯获得虚拟运营商的牌照,将有减少腾讯开通有关运营商业务,诸如语音双工即时通话(即ip电话业务)时关于政策风险的考量。但是腾讯是否开通此类业务,并不是单纯受到政策的限制的考虑,同时也有正常的业务逻辑的判断和对市场的考量。

3,只要不去做挖沟埋缆这样的基础运营商业务,腾讯和运营商的关系就永远是上下游合作的关系,不论腾讯有没有牌照。

4,无论有没有牌照,腾讯都已经在威胁运营商的传统盈利方式。事实上,客观的说不是腾讯在威胁运营商,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威胁运营商那些传统的老旧的将被淘汰的业务。

枯木

企鹅就是任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x/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