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泰君安证券,訾猛、李梓语、徐洋)

01啤酒:成本上涨是直接提价主因

此轮行业性提价自3Q21启动

行业性提价自3Q21启动,提价预期持续升温。根据渠道调研,21年8月青岛啤酒纯生终端供货价在山东省内从78元提至82元;9月华润勇闯天涯换新包装后出厂价全国范围内大致提升4元/箱左右。根据草根调研和渠道反馈,我们预计21年4Q21至22年年初,青啤或将对大单品全国性提价,润啤或将对普低档产品全国性提价。

提价常态化,策略散、零、快。根据公司交流,预计青岛啤酒未来“提价常态化”,提价策略散、零、快。根据前期渠道反馈,年青啤对超过个SKU进行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程度的顺价/提价,年以来,2月汉斯小木屋陕西终端一箱提1块5,3月纯生经典上海终端。预计该趋势将延续。

提价包括不同形式的包装升级。除直接提价外,提价形式还包括包装升级、小瓶装替代、罐装化率提升等形式。截至年,润啤、青啤罐化率水平在30%/27%左右,对标日本50%罐化率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青啤、重啤积极推出ml装,终端动销情况良好,实现变相提价。青啤于21年上半年推出经典国潮装,润啤9月推出勇闯升级装。

成本上升推动之前三轮行业性提价

啤酒毛利率较低,原料、包材成本占比较高。啤酒价格相对较低,毛利率低于其他酒精饮品,国内头部企业的毛利率普遍在40%左右。啤酒生产的直接成本以包材和原材料为主,包材包括纸箱(瓦楞纸)、铝质易拉罐、玻璃瓶等用于包装和运输啤酒,原材料包括大麦、大米、啤酒花、酵母等用于酿造啤酒。以青岛啤酒曾披露的数据为例,包材在直接成本中占比达49%,原材料占比达24%,合计占比超过70%。这导致啤酒终端价格受上游原料包材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过去三轮行业性提价:成本上升推动

复盘主要啤酒品牌历史提价情况,成本上升起主要推动作用。0年以来,啤酒行业主要经历了三轮行业性的直接提价,主要都是由原料包材等成本上涨驱动的。

第一轮行业性提价发生在7-8年,主因是原料价格上涨。7年澳大利亚产区受灾,大麦产量锐减导致全球大麦价格飙涨,大麦进口价由每吨多美元涨到-美元。同期国内甘肃地区麦芽生产企业的大麦收购价从0元/吨上升至3元/吨,其他原料如啤酒花由3万/吨涨至9万元/吨,辅料大米每吨也上涨数百元。

第二轮行业性提价发生在-年,主因是原材料、运输、人力成本上涨。因美元贬值,世界主要产麦区价格上涨,同时国际航运价格及燃油上涨,导致原材料及运输成本高企。同期人力成本也有所上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第三轮行业性提价发生在-年,主因是原料、包材成本上涨。年,由于澳大利亚和欧盟大麦减产,进口大麦价格不断上涨。环保政策影响下,瓦楞纸、玻璃价格亦有较大幅度增长。

成本上涨驱动局部提价,结构优化是长期趋势

成本大幅上升是啤酒企业直接提价的主因,提价动作总体较谨慎。复盘行业以及主要酒企的历史提价情况看,成本推动的行业性提价在时间点上较为一致,幅度多在5%-10%,主要原因通常是原料、包材成本的大幅上涨,直接提价可以缓解短期成本压力。

直接提价主要体现为针对优势市场、优势产品的局部提价。啤酒薄利多销的快消品特征较为明显,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偏弱。从历史情况看,主要酒企倾向于在具备份额优势的区域市场进行提价或针对优势产品进行局部提价,提价策略受竞争格局影响较为明显。我们认为,主要酒企为应对本轮成本上涨,仍存在直接提价的可能,形式将主要体现为小范围提价、局部顺价等。

直接提价是短期策略,产品结构提升是长期趋势。从青啤、华润、重啤等头部企业战略方向看,直接提价更多是短期、局部性的策略,而产品结构升级才是消化成本上涨、提升利润率的首选。相比于老品直接提价,高端化新品推出、品类升级更易使消费者接受,更有利于维护价格体系和既有的优势格局。对国内啤酒龙头而言,产品结构升级尚有较大空间,高端化是长期趋势。根据渠道调研,我们预计1-9月行业销量单位数下滑,但润啤SuperX1H20实现50%以上增长,3Q21仍保持双位数增长;青啤1-9月经典、保持双位数增长,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02乳制品:奶价上涨+竞争缓和,促多形式提价

奶价三轮上涨,本轮周期预计至年

9、、年奶价上涨,本轮周期或延续至年。8年以来,国内原奶价格曾出现两轮上涨周期,分别发生在8-9年和-年。年至今,原奶需求高单-双位数增长,20年爆发疫情,白奶类产品需求激增,加剧了结构性供小于求,奶价由温和上涨转为急速上涨。结合供需平衡测算、上游竞争格局分析、动因分析,我们判断,本轮原奶价格上涨周期将延续至年。

年直接提价复盘,年12月启动提价周期

原奶价格上涨,或将多方式提价。乳制品行业创新较快,主要以结构升级消化成本上涨,但当奶价过快上涨时,龙头亦会直接提价。年12月开始,龙头乳企启动提价,复盘-年,上一次直接提价周期为年,相似之处在于1)原奶价格急速上涨;2)终端需求良好;3)竞争态势趋缓。不同之处在于1)奶价上涨驱动因素;2)需求结构;3)竞争格局。综合以上因素分析,我们判断,1)21年仍存在提价可能,2)总体幅度将弱于上一轮,3)形式将以直接提价+买赠收缩+产品结构升级。

03调味品:产品结构升级+提价驱动吨价提升

产品升级为主,辅之提价,吨价持续提升趋势不变

调味品产品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仍将持续。随着城镇化水平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渐提升,消费升级趋势越演越烈,叠加中老龄人口占比的边际提升,消费者对于调味品的品质及健康属性愈加重视。参考日本酱油的升级之路,我们分析认为中国调味品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乃大势所趋。

受成本上涨推动,直接提价驱动吨价上行。由于当前调味品市场各大参与者仍处于相互制衡的竞争状态,大多情况下只有在原材料价格显著上行压缩盈利空间时,提价工具才会被动用。回首过去,为了对冲大豆、白砂糖及包材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主要调味品厂商已经形成4年左右的提价周期。

本轮成本上涨明显,海天率先提价。21年年初以来,大豆、豆粕及包材等成本价格明显上行带来的成本压力较大,龙头海天已公告提高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出厂价3%~7%不等,于21年10月25日起执行。根据草根调研结合成本上涨情况,我们预计恒顺大概率将于21年11月提价,涪陵榨菜或将通过产品升级等方式变相提价。同时根据行业竞争格局和历史情况,中炬、千禾一般晚于海天一至二个季度提价。龙头引领下的行业提价潮有望到来。

成本上涨加速竞争格局优化,龙头集中度边际提升

成本压力下,中小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调味品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迫使下游落后产能出局。当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下游龙头企业有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分担,通过提价将成本上行压力转嫁出去;另一种是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规模效应及技术效应消化成本上行压力。而小厂由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同时规模小、技术落后,所以在成本上涨时既无法主动通过提价转移压力,又无法通过规模与技术效应内部消化压力,因此成本上涨将会不断考验小企业的现金流能力,压缩其盈利空间,使其自动出局。

04速冻:调结构、控成本、提价减促对抗成本压力

速冻为成本敏感型,调结构、控成本、提价减促对抗成本压力

速冻火锅料制品和速冻面米食品以鱼糜鱼浆、禽畜肉类、粉类等为主要原材料(不同的产品品类与产品结构决定成本结构不同,例如安井主要以鱼糜、肉类等为主,三全主要以肉类、油类、糖类等为主,惠发主要以鸡肉等为主),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比70-80%,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行业的盈利水平有一定影响。针对成本上涨压力主要有从三方面出发进行调整:一是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二是控制成本,例如安井通过经济采购、储备原料、规模效应等多方面带动成本下降;三是直接提价,或适当压缩营销费用实现成本优化。】

安井食品:通过增加原料储备、强化规模效应控制成本

增加原材料储备,对抗其价格上涨风险。安井通过增加原材料储备减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年原材料占库存商品比重达到55%,高于三全的原材料占比23%,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海欣、惠发也保持着较高的原料储备。

规模效应凸显,保证产品成本稳定。随着安井的产量不断提升,对原材料的采购规模也持续增加,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逐渐增强,从而带动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吨价明显下降,形成采购端的规模经济。此外,工厂生产具有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特点,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严控质量,尤其适合“物美价廉”的大单品,形成生产端的规模经济。(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05零食烘焙:结构优化+提价+集采缓解成本压力

洽洽食品:原料成本上涨,瓜子提价落地

主要原料成本较大幅度上涨,公司对瓜子产品提价。受疫情影响,主产区葵花籽原料收购价格自21Q2以来呈现加速上行趋势,虽然公司具备强议价权及锁定成本能力,行业均价不反映公司采购成本,但行业性的收购价较长时间维持在历史高位,叠加包辅材、能源等成本上升,依旧对公司成本端造成较大压力。公司公告基于产品升级和成本上升对葵花子系列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提高出厂价8%-18%不等,年10月22日起执行。

三只松鼠:灵活调整产品组合及促销,多形式提价

原辅料采购成本上涨较明显,部分坚果品类提价。H2坚果品类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上涨趋势,棕榈油等部分加工辅料亦出现涨价,根据草根调研,我们预计公司主要坚果品类的采购成本综合涨幅在10%左右,其中巴旦木、山核桃等个别品类涨幅可达30%,预计10月已通过直接提价、产品组合优化、调整满减促销等形式对部分品类进行提价,幅度约在8-10%。考虑到公司多品类、多渠道的经营模式,我们认为公司能够更加灵活地通过产品组合调整、结构优化、促销形式和幅度调整等多种方式应对成本压力,直接提价只是辅助手段,预计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终端价格变动的感知相对较弱。此外,公司主品牌聚焦坚果品类的战略指引下,布局坚果规模化集采、优化上游供应链效率将成为未来重点,预计将有助于公司成本端优化。

安琪酵母:提价缓解成本压力,盈利有望逐步改善

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公司对大包装产品提价。糖蜜成本约占公司整体成本的40%,Q1面对糖蜜成本及综合成本上涨1,公司1月对国内YE产品、大包装产品提价;Q2以来国内糖蜜持续上涨,包材价格亦小幅上涨,公司未进行提价;Q3国内糖蜜现货价维持在元/吨以上高位,同比涨幅30%以上,叠加海运、能源等成本上涨以及原料备货周期影响,公司成本上涨较Q2更为明显,为缓解成本压力对部分大包装产品提高出厂价约20%-30%+,幅度为近年来最大。本轮提价9月30日起执行,预计Q4起有望对冲部分成本上涨、逐步缓解盈利端压力。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cf/10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