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堪称央视最新考古悬疑大片
北京扁平疣医院哪里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29850.html 这可能是史上最“黄”的一部考古纪录片了。 片中时不时就给你来个金灿灿、黄艳艳。 没错,它就是纪录片—— 《海昏侯》 01 年4月20日-30日晴 对墓葬进行大范围的摸底勘探。 年3月5日星期一阴转雨 发掘工作首先从陪葬坑开始,一批鎏金车马具陆续出土。鎏金车軎、鎏金铜盖弓帽、鎏金当卢等等,种类繁多,纹饰精美。 车马具当卢 接着,清理主墓。一座墓葬,主墓无疑是重头戏,海昏侯墓也不例外。首先从主墓外回廊开始清理,清理了3年才清理完……出土了上万件文物,这上万件文物都有啥,咱后面说,小编想先把金灿灿的部分说完。 年9月26日星期六晴 终于开始清理主墓中存放主棺的主椁室。主椁室内西侧发现了3个漆盒。其中一盒装满了马蹄金,中间还有呈对角摆放的麟趾金,另外两盒则是金饼。其中,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10枚、麟趾金10枚、金饼枚。 年12月20日星期二晴 准备开启主棺,主棺分内外两层,内外棺之间又有大量随葬品。其中就又有一批整齐码放的金器。除了马蹄金、麟趾金、金饼,还首次发现了金板。这还不算,到了清理内棺时又发现了一批金饼,这批金饼平铺在内棺底部,共5排,总计枚。 至此,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黄金总重达到80kg,甚至超过了所有西汉墓葬出土金器的总和。 其中,马蹄金、麟趾金更是汉武帝时期皇家的专属用金,有祥瑞的象征。 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几件被解释为祥瑞的东西,即在西域发现了“汗血马”、获得了一个麟、泰山出现了金子,汉武帝为了把这3件事结合一起,便把金子做成了马蹄金、麟趾金,用以赏赐亲信功臣。 除了大量的金器,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座“钱山”,总重达十余吨,约两百万枚五铢钱。 其中还有一千枚串成一贯的实物例证。 钱山 02 看到这,很多不了解的人或许会问:这海昏侯刘贺到底谁啊?这么“壕”无人性。 刘贺的履历表 爷爷:汉武帝刘彻 奶奶:李夫人 父亲:昌邑哀王刘髆 7-19岁:世袭昌邑王 19岁:登基为帝,27天后被废 19-30岁:11年的平民“监禁”生活 30岁: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食邑户 32岁:被汉宣帝削去户食邑 33岁:去世 座右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也是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的孙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说的就是刘贺的祖母李夫人。李夫人既有美貌又聪慧,深受汉武帝的喜爱,但容颜未老红颜薄命。 汉武帝很是惋惜,甚至将她下葬在原本属于皇后墓葬的位置。 或许正是因为李夫人的荣宠,海昏侯刘贺才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吧。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以想象刘贺是过着怎样挥金如土的日子。 这也正是他被废条罪状之一:一掷千金,随意赏赐臣属。 刘贺原本只是个与皇位不相干的人,汉昭帝刘弗陵死后没有留下子嗣,最有希望登上帝位的是广陵王刘胥,他是汉武帝仅存的儿子。 朝中大臣也大多主张立他为帝,无奈霍光极力反对。霍光权倾朝野,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经他明示暗示,朝中大臣,包括丞相在内都同意了刘贺的继位。 可是,刘贺继位仅仅27天,就又在霍光的谋划下被废了。 为刘贺罗织的罪状达条,主要就是说他未遵守丧礼礼仪,淫乱失度,举止失仪。因此,对于这样一位在位仅仅27天就被废的汉废帝,依据史料中的记载,多数人并无多少同情心吧。 然而,刘贺真的是一位不堪大任,不学无术的公子哥吗?刘贺一生的青红皂白,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解读,考古专家们似乎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答案。 03 刘贺墓虽然被盗过,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盗洞中还有一个五代灯盏,甚至主椁室的正上方都有盗洞,可是这一波接一波的盗墓贼都并未得手。 一般汉墓,棺材会在主椁室中央,如马王堆汉墓,但海昏侯主棺并不在主椁的正中心,而是在东北角。所以,刘贺墓内的文物基本保存完整。 这样一份完整的考古资料也是让我们重新审视刘贺的开始。 疑似印纽为鸮的钮印 刘贺墓中共发现三枚印玺,两枚为龟纽印,合乎规制。但其中一枚刻有刘贺姓名的印纽图案具有张扬的翅膀,外凸的眼睛、内勾的尖喙,有学者认为是鸮,也就是猫头鹰。 在汉代,鸮是凶鸟,刘贺为何要以鸮为印纽,这很令人费解。 刘贺墓没有金缕玉衣,没有黄肠题凑。对于喜好奢华的刘贺来说,这或许是一大遗憾,然而即使如此,墓中出土文物的分量也足以令人瞠目。 金器、青铜器、铁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纺织品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近万件。其中还有西周、东周的青铜器,专家猜测刘贺可能喜好收藏。 国内首次发现的铁质编磬 体量非常之大的青铜火锅 青铜蒸馏器(是否用来蒸馏酒还未不确定) 如此丰富的陪葬品,很可能是刘贺在长安27日“皇帝游”后,顺手从国库搬了点纪念品。 除了黄金美玉青铜器,刘贺墓还出土了几千枚竹简木牍,内容有各类儒家经典、医书。 很多人不知道,在刘贺被废时他曾当场引用《孝经》中的话来反驳霍光:“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可见,刘贺并非史书中说得那样,完全不读书,完全不习礼仪。至少,对于儒家学说,刘贺是有几分敬意的。 墓中还发现了一块孔子衣镜,衣镜的一面是一块漆木板,另一面则是铜镜。漆木板上绘有孔子像,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像。 漆面上还有文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对颜渊说得话,意思是:“受重用时,就积极进取。被舍弃时,就韬光养晦。” 按照刘贺在史书中的人设,很难想象他居然会用这样的话来时刻警醒自己。从昌邑王到皇帝,再从皇帝到海昏侯,刘贺对于其中的变故并不是毫无感觉的。 或许,他也并不是一位只知玩乐的公子哥,对于帝位,或者说对于权利,他也有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心。这一点似乎在出土简牍上也能找到蛛丝马迹。 多块木牍上有:“南蕃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再拜为秋请……元康四年”等文字。 汉宣帝对刘贺心有戒备,在封海昏侯的同时,也下令刘贺不必每年进京参加宗庙祭祀。这就相当于剥夺了刘贺的政治权利。 而木牍上的这些文字恰恰也显示,刘贺确实心有不甘,他希望能参加宗庙祭祀,对重返长安仍抱有期望。只是在被封为海昏侯不久,刘贺就去世了。 04 由于墓葬内酸性液体的浸泡,刘贺的尸骨仅剩下几块蜂窝状的腿骨、几颗牙齿,以及一些零散分布的香瓜子(香瓜子似乎比人骨还耐腐蚀)。考古专家根据香瓜子在刘贺体内的分布位置,判断刘贺是在吃了香瓜后在6-8小时突然死亡。 还记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体内的多枚香瓜子吗? 根据解剖,辛追夫人死因可能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香瓜后引发胆绞痛,由此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猝死。但辛追夫人毕竟年老,正值壮年的刘贺也会这么脆弱吗? 再者,几年前,就在离海昏侯墓不远的靖安县,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一座东周大墓。墓葬中共发现47具20岁左右妙龄女子的骸骨,在她们的胃中就发现了香瓜子,死因皆是吃了有毒的香瓜。难道刘贺的死因也是香瓜中毒吗? 小编就不剧透了,欲知详情,尽在央视考古悬疑大片《刘贺生命的最后6-8小时》《海昏侯》。 往期珍赏·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中秋这一天,苏轼和纳兰容若都很惆怅 博物馆月饼“大战”又开始了! 文物里的那一抹清凉 夸老师,你得这么来—— 如此“上帝”,我代表博物馆拒绝接待! 王维:别问了,没故事 与千年古尸同眠,文化传承?博眼球?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cf/8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探索发现一场由香瓜引发的疑案
- 下一篇文章: 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获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