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土乡音燕茈酿一坛娘酒留一世口馋
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al/index.html 融汇世界的客家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客家人的交流平台 讲好客家故事,带您领略绚丽客家风情 本文源自归读书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FOREWORD编者按八千里外始乡关,乍听乡音慰客颜。几夜梦依双膝下,征衣频拂念途艰。明代名臣郭之奇一首《至大埔闻乡音》,写出游子们对故土乡音的魂牵梦萦,道尽了他们对家乡父老的深切依恋。乡愁难解,何以慰之?即日起,客家网上线归读书社倾情打造的《客土乡音》栏目,持续推出客家题材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客家童谣等内容,用原汁原味的客家土话娓娓道来,让您在哪娘酒般香醇的腔调中慢慢沉醉,悠然回味。今日推出燕茈——《酿一坛娘酒留一世口馋》 弘扬客家文化,从保护方言开始...... 酿一坛娘酒留一世口馋 文 燕茈主播 管雪旋 在客家人的年夜饭餐桌上,一定会出现娘酒,大人小孩都要干一杯。喝着娘酒,人们在除夕的爆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而出现在除夕以及春节餐桌上的娘酒,也会成为评价一户人家的妇人是否能干、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妇人们在每年冬至时节蒸上一木甑糯米饭,为过年酿一坛娘酒,这既是在传承流传了千年的文化习俗,更是对全家人的爱意。辛劳一整年的客家儿女品甜蜜香醇娘酒,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客家儿女对美好生活以及家庭的热爱。于是乎,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中。酿酒是一项技术活,很是讲究。就像人们常说的,“蒸酒磨豆腐,唔敢称师父”。首先,要在冬至之前将当年收割并晒干的糯谷,送到碾米场碾去谷糠,然后用井水泡上一夜,待米粒饱满,便放入木饭甑上,在柴火灶上大火蒸上三个小时,柴火一般是松树枝,蒸出来的糯米饭软硬适中。这样的糯米饭既有木饭甑的木香也有柴火的松香,将我们馋得口水直流。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这种糯米饭,一定要祖母给我留好多,我一天到晚拿个饭团当零食吃。大家蒸糯米饭的时间相差不远,小伙伴们人手一个糯米饭团,聚在一起吃得心满意足是当时非常有趣的一个画面。将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入竹器里,再用井水过几遍水,让糯米饭快速降温到达合适温度,同时也使糯米饭粒粒可分,随后再撒上醒好的酒饼,拌匀,转入酒坛,用稻草和旧棉被围好酒坛以便保温,静待时间的发酵,等米酒的酒香沁人、口感醇厚时,年,差不多也就到了。小时候,放着酒坛的箩筐就在我和祖母的房间。第三天,酒饼里面的酵母已经苏醒,糯米饭里淀粉发酵,浓郁的酒香开始散发开来,酒坛里便开始慢慢有“酒娘”了。这个时候的酒是甜甜糯糯的,故而谓之“甜酒”;离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糯米酒的芬芳就越来越浓,开始弥漫整个房间,我常常枕着酒香入梦,梦也一样甘甜。酿好的娘酒,即使用竹筛或纱布把酒糟过滤后,看起来依旧是乳白色的,像乳汁。我一度觉得,娘酒之所以叫娘酒,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酒确实像娘的乳汁,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这个时候,祖母每天早晨都会舀起一碗酒糟煮鸡蛋。家里每个人分一碗,那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脸色都会慢慢地变得红润起来。那一碗碗酒糟煮鸡蛋是祖母对全家的关怀,倾注了她满满的慈爱。我总是在那些寒冷的冬夜静静等待黎明,一天一天盼望着,春节就到了。春节时喝的娘酒是用大火炙过的。那是酿酒的最后一道工序,将生酒装入酒坛,用泥巴封紧坛口,在酒坛周围堆上茶籽壳、谷糠、松针、花生壳等可燃物,文火慢慢炙三四个钟头,揭开酒坛盖,一坛黄灿灿、口感温顺、芳香甘甜的娘酒就做好了。新年里,大人小孩三五成群坐在晒谷场上晒晒太阳,喝喝娘酒、嗑嗑瓜子、聊聊天……谁家的年糕蒸得好啊,谁家的娘酒酿得香啊,谁家的娃儿长得快啊,谁家的稻穗更金黄啊……祝福来年风调雨顺,祝福彼此平安健康福气长。作者简介 燕茈,广东河源人,系广东省作协会员。作品见《小说选刊》《安徽文学》《美文》《飞天》《作品》《芒种》等刊;出版散文集《花树下的旧时光》。主播简介 管雪旋,广东梅县人,就职于某学校任语文老师。摘四个全国奖项!梅州侨联系统取得一份“漂亮成绩单”搭建中国印尼文化交流桥梁!客家阿哥李满意用行动诠释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沉热爱校媒携手,共育共融!《客家风情》杂志嘉应学院采编中心挂牌成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ry/6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况且况且串串香火锅人民广场火爆魔都的
- 下一篇文章: 医院披露茄子和它同吃,比化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