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对本草有着天生的热爱。我们对本草的研究更是领先于世界的。老祖宗炎帝,又叫神农氏,说他遍尝百草,告诉我们什么能吃,什么好吃,吃了管什么用。导致我们的护身符——中医的基础——中草药,植物药占了绝大多数。

春天在家里憋不住,也不能憋,必须多上户外转转,这叫踏青。踏青能让肝气顺达、气血调畅,使人心胸开阔、情绪乐观,踏青之外,还要吃青,也想吃青。一过了二月二,我们往往对肉、瓜子什么的不馋了,变得想吃青模样了。

好在春天不缺青模样,白蒿就是其中之一。

采茵陈的小姑娘

白蒿是一种野菜,清明前后,田野、山坡、路边到处都是。它灰绿色着,叶片上有白色的绵软的绒毛,这个东西是春季养肝的良剂。黄疸肝炎过去叫黄痨,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多在春季暴发。说是有一年二月二,神医华佗遇到一个患黄痨病严重的病人,在这位神医眼里,此人已经无药可救了,便让他回家,想吃点什么吃点什么去吧。

可一个月后,此人活蹦乱跳地没事了,皮肤上的黄色褪没了。华佗很奇怪,寻思让我判了死刑的,一般逃脱不了,难道这次我看走了眼?便问他找谁看的,吃的什么药,那人说都让你判死刑了,还用找别人,还吃哪门子药,你让我多吃点好东西,家门口正好有不少绿茵茵、香喷喷的野草,没事我就薅了煎鸡蛋吃吃。

华佗让那人采来一看,这不就是白蒿吗?他就采了些来治其他黄痨病人,但让他瞪眼的是,基本没什么治疗效果。这怎么个情况?又跑去找那个人,此人说你采的和我采的不一样,我采的时候刚开春,小矮棵棵子,你采的都这么老长了,有可能就不行了。

华佗脑子马上就转悠过来了,一拍大腿:对呀,三月的白蒿正值春天生发之季,具备药力,一过了三月就转了性,不治病了。

到了来年三月,他采集了大量白蒿叶,给黄痨病人煎服,果然吃一个好一个,心里那个高兴,为了区分,他把三月的白蒿起了个名,叫茵陈,其实应该写做“因陈”。

茵陈就长在这山野之间。

白篙这东西,是多年生的草本,因此叫因陈,加个草头表示是一种草。从那个时候起,茵陈成了一味中药。为了让人便于记住其药性,华神医还编了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五月当柴烧。”

三月的茵陈还有个名字叫绵茵陈,秋天采的也行,但叫花茵陈。绵茵陈叶片上那层绒毛,你清洗的时候要小心,别弄去了,就这值钱。

多多采撷

去其根取其叶

其实,茵陈不光治黄病,凉血活血,促进肝脏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恢复,养肝护肝,还能降血压、血脂,关键的是,还能滋阴补肾。对那些天天坐办公室,天天喝酒的胖子来说,是很对路的。

对普通人来说,采茵陈制药技术方面不行,但踏青时采一些回来,做成菜点用于食疗还是可行的。吃法呢有多种,有人和煎香椿芽样做鸡蛋饺,还有人洗干净了,洒上面布、五香粉、食盐,上锅里蒸,吃起来更是别有风味。卢蒙弄了一些和大枣一起煎水当饮料,专家说这东西相当于春茶,用七八十度的水泡就很好。

泡酒

煎茶

蒸食

青饺

炒鸡蛋

茵陈青团

泡茵陈茶

(文/卢蒙来源:“卢蒙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1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