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兰州,站在黄河南岸的村子向北瞭望,一水儿的小平房扎堆。

那时候的南滨河路,西固到七里河还尚未贯通。年底,兰州机动车达80多万辆,日机动车流量达辆,道路严重超出负荷。

贯东西的主干道仅形成2条,河北主干道有5公里路段车道仅宽9米,河南主干道有2公里多车道仅宽10米,人车混流,拥挤不堪,且过境道路尚未打通。

横贯通南北的多条干道和支路有近10%被用作市场、交易点、临时摊点,还有数以万计的流动商贩不时占道摆摊设点。

道路基建虽然很缓慢,但是黄河大桥却已经很多了。到年底,市区黄河段上有各种桥梁13座,其中城市桥梁5座,使黄河兰州市区段成为桥梁密度最大的河段。

百年老桥中山桥也一直成了汽车通行的桥梁,直到90年代后期,中山桥才限制了大车的行驶,只允许小型面包车和小汽车通行,当时公交车只有到黄河北徐家湾的小型公交可以通行。

年,为了保护中山桥,兰州市政府决定将中山桥改为步行桥,结束了它近百年的通车历史。

那时候的小孩,很多人坐着爷爷奶奶的三轮车去河滩捡冬天生活的炭渣,西固的大烟囱的气体笼罩整个天空,后来,兰州变成了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年夏兰州城市卫星图

年春兰州城市卫星图

从年的卫星地图来看,城关、西固、七里河部分区域初步完成了城市网格。安宁还是大片的果园,雁滩、马滩、崔家大滩等地也都是城市的菜篮子。

但这个时候,受限制于兰州狭长的河谷地理环境,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紧张,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凸显了。

所以,兰州往北,九州山头的推山运动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展开了。

当时,东面的雁滩乡,西面的安宁区,是兰州名副其实的东西两肺。一个是以种植蔬菜为主,一个是以种植桃子等瓜果为主。常年绿色伴随着湿润,雁滩乡政府就在一处被四面树木包围着的院子里。

进了乡政府的大门,就是一个四方的大院子,正对面是一栋简易的两层楼。夏天开会,就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拉上横幅,桌子上放着的是就近从地里摘来的瓜果。

雁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出现了几十家瓜子厂,来了很多台湾商人,他们在这里办厂,将从民勤等地的大板黑瓜子和葵花籽弄来,在雁滩的厂里加工后再销往东南亚地区。

稻香村、正林瓜子等都是当时的著名品牌。后来,随着雁滩成为兰州最早被开发的地区,很多瓜子厂也就慢慢地消失了,菜地、工场被高耸的现代建筑取代,时间也不过短短三十年。

但从卫星图来看,变化最明显的,除了雁滩、安宁,还有马滩、崔家大滩。

年的时候,去实地走访当时的“马滩文化岛”,拆迁后遍地的断壁残垣、四溢的臭水沟、嚣张跋扈的流浪狗、横七竖八的机……仅仅数年时间,城市面貌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了消失的果园和菜地,城市绿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体现最明显的是黄河两岸和南北两山,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民间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

让广袤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从根本上改善兰州生态环境,是数代兰州人共同的夙愿。

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启了,为了绿化荒山,兰州每年组织机关干部群众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经过二三十年的绿化建设,南北两山的绿化终于有了起色。

年,省委提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

至年,已累计造林14万亩;年以来,兰州相继完成了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15万亩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使两山林地总面积达到了62万亩。

去年,兰州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对兰州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

得出:年南北两山生态服务价值为76.74亿元,为年4.6亿元的16.68倍。

如今,南北两山已经成了兰州天然的生态“大氧吧”,约有0人常年从事两山林地管护工作。

黄河两岸更是不必多言,一句“黄河之滨也很美”的赞誉足以说明。

50多公里的滨河路,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观光长廊、多样雕塑群、近水广场、亲水平台、音乐喷泉,以及龙源园、体育公园、春园、秋园、夏园、冬园、绿色公园和其他沿河景观……

我们当然清楚,这条奔流千古的河已经珍藏了一切值得珍藏的变化,包括兰州两岸的变化。

回到当下,跳出“河谷”,突破地理桎梏,一直是兰州城市发展的探索方向。在卫星地图上,兰州北山的开拓对比鲜明,格局远大。

那是两山对峙中产生的义无反顾,九州、青白石、水源、福源新城、三条岭……一直向北连接兰州新区。

如今,兰州城市群的发展不同寻常,从中心城市到兰州新区,从榆中生态创新城再到青白石城市北拓的崛起,还有兰白都市圈、兰西城市群的崛起。发挥兰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用,正朝着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方向加速推进。

繁华之间,不过三十年,城市被复杂的力量裹挟着。

兰州的神奇之处在于,从宽敞的大马路拐个弯,就能看见另一个世界。刚刚还是高端的建筑大楼,转头就是小巷烟火,仿佛两个世代在时空相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楼会渐渐被新楼取代,新楼亦会变成老楼,我们期待发展,也留念过去,我们与城市共成长,也与城市共记忆。

这便是人与城市的奇妙之处,身处其中,它的好我们知道,它的差我们也比谁都清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1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