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西北角是老城里的一个地标,这里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当然也少不了美食。西北角这个地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拥有着很多有名的而且被天津人民认可的美食小吃,天津第一家饶阳豆腐就是在西关街电影院开始的,西北角小李烧鸡,小老儿饭庄,老城里十三香炒货等等,除此之外,西北角还有很多隐藏着的美食,他们都在低调的传承着,今天包子哥就带大家去探秘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为了保证大家阅读的完整性,包子哥放弃了分为上下两期的计划,所以本期图片内容会比较多,大家请安排好手机流量,准备好茶水瓜子,下面我们就开始了。

今天包子哥给大家介绍的主要包括西北角和西关街,区域为西马路,芥园道,复兴路和西关大街围成的长方形区域。首先我们看几张环境图,初步了解一下这块地方。

西关街东段入口

西关街中段

西关街与西北角之间的楼群,自发形成的早市

接下来包子哥开始给大家讲段子的时间了,首先我们从西北角说起。

两只烧鸡的故事

提起小李烧鸡,估计天津人都听说过,最近10来年中小李烧鸡走加盟路线,名声在外,结果就是很多天津人没有吃过总店的烧鸡,吃一辈子都是家门口那一家的,甚至连总店具体在哪里可能都不清楚。所以他们肯定就更不知道跟小李烧鸡总店在一栋居民搂里面大鼻子烧鸡了,这也是两只鸡的故事由来。

大鼻子烧鸡只有老人才知道了,这么多年一直守着这一个店,没扩张过,没有变化。据传小李烧鸡的老板曾是大鼻子烧鸡的女婿,后来自己单干创出了小李烧鸡的名号,这里面的各种八卦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李烧鸡总店

大鼻子烧鸡总店

那些圈儿

卷圈儿是天津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小吃,豆芽菜,粉皮儿,酱豆腐,麻酱,豆腐丝无一不是天津的老味道,集中在一起,使得卷圈成为了天津一道低调的名小吃。现在老味儿卷圈儿越来越少了,只有在老社区才找的到,再加上卷圈儿大部分在早上卖,所以很多外地朋友在吃锅巴菜的时候总是会跟他擦肩而过。西北角地铁站口无非是卷圈大队的聚集地,这里是很多上班族的必经之地,以老姑卷圈为首的五六家大饼夹一切的摊位挤在这里。

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离这里不远的铃铛阁中学门口,有着一个目前天津网络排行第一的卷圈----穆记卷圈。

穆记卷圈的摊子前面总是排着长队,这张照片是包子哥工作日上午9点多拍的,那时候队伍也没见短。

穆记卷圈

鱼翅炒饭的兄弟

如果你听说过那个厨师叫鱼翅,卖的炒饭叫鱼翅炒饭的段子,那么你就会有共鸣了。在西马路上,有一个卖包子的推车,清真小米素包,包子哥当时被小米两字吸引过去了,后来卖包子的北京大叔一句见怪不怪的东家姓米,让这件事尘埃落定了。

不过话说回来,白萝卜馅儿的包子平时也少见吧,回族还好,汉族人民应该没有哪家包过牛肉韭菜的包子吧,有机会去尝尝吧,挺有意思的。一句东家姓米伤了包子哥很久很久。

西北角清真小米素包

清真寺的绝版小吃

西北角作为天津回族的聚集地之一,里面还包括这一座清真寺。既然有清真寺,那肯定有不少回族的美食小吃存在,我们今天不聊那些面茶,炸糕,锅巴菜等到处可见的小吃,就说说清真大寺周围那些新鲜的小吃吧。

在清真寺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特色小吃,至少在天津这两个小吃包子哥在别处基本没见过,不是住在这附近的居民,根本就不会知道他们的存在的。

首先是南大寺羊肉粥,店铺就开在大寺正门左边,经营早点,其中包子哥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他家的羊肉粥和清三鲜豆腐脑。

清三鲜豆腐脑,清真三鲜指的是用羊肉沫,豆皮和面筋打卤,不用香菇花菜等传统天津豆腐脑的配料。

羊肉粥,炖好的羊肉汤加米和荞麦仁熬成粥,最后撒上一点香油,喝起来口感特别舒服。

大寺右边也隐藏着一个地道的天津清真小店----晨美斋。虽然店铺不大,老板却传承着粉汤的制作手艺。清真粉汤现在很多年轻人听都没听说过,但是晨美斋的粉汤让包子哥相信,这确实是天津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清真小吃。

粉汤的制作其实并不难,炖好的羊肉汤加淀粉块勾芡,下入冬粉,最后浇上天津味十足的韭菜虾皮酱,这就是粉汤。

老年间的零嘴

在老年间,那时候没有我们现在的各种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等,以前的人民平时的零嘴最多就是各种干货和糖块儿蜜饯之类。在西马路上还有两家开了很久的“零食店”。

老城里十三香炒干货,所有的干货都是按传统工艺制作,都是记忆的味道。

店里无论是柜台还是设备,都是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戴记塘坊,各种蜜饯,糖块儿应有尽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甜食都摆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挨个去品尝一下。

老年间的零嘴

西关街的街头有三个饭店,他们经营范围不同,却都发展的很好,生意兴隆。

小老饭庄总店,清真炒菜的馆子,分店开遍了津城,特色炖牛窝骨,羊蝎子等,菜量大,味道传统,深受吃货们喜爱。

乐乐海鲜拍档,经营夜宵,烧烤砂锅炒菜海鲜样样不少,其中包子哥最喜欢的是乐乐排档的羊肉串,小时候的那种小串,切肉的功底扎实,烤的火候到位,吃的时候一咬肉就下来了,嚼着也不费劲。

香八里牛肉面,环境一般,拉面还可以,最受推崇的是小碗牛肉,肉好,炖的也好。

西关街的那些姑姑们

在西北角这个地方,有两个姑姑最有名,一个是王三姑牛肉饼,他家的影响力让周围的菜店,副食店,水果店都以王三姑命名,牛肉饼更是一绝,味道那叫一个香。另一个是鼓楼二姑包子总店,天津包子绝非现在的狗不理之流可以代表的。

王三姑牛肉饼就开在一个楼挡中,每到中午,人群排的那叫一个长,一个肉饼,一碗稀饭,再来个小菜,中午吃的好好的,饱饱的。

二姑包子的年头很久了,算起来比张记包子还要早,天津民间好吃的包子还是有几家的,二姑包子绝对可以排的上号,更何况西关大街店还是总店。

天津本地的一个奇迹

最近的十几年中,很多天津本地品牌发展迅速,但是要说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却屈指可数,窦四牛杂面就是其中之一。西关大街西段不远的怡闲道上,窦四牛杂面的总店就在这里。

关于窦四的味道,很多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价格贵,味道一般,但是这几年来,分店开了几十家,牛杂面最贵的50块钱一碗照样有人吃,我想这些数据从侧面也可以反衬出窦四的成功。

窦四牛杂面

至此,本期的游记就要结束了,西北角美食肯定不止包子哥文中提到的这些,像一些传统美食,大家平时在家门口可以见到的那些包子哥就没有特别介绍,只是把不常见的,有特殊意义的一些小吃罗列出来,希望大家喜欢,至于某些店的味道好坏,我只想说存在既合理,大家不要太执着了,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

希望大家喜欢这一期的内容,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留言给包子哥,大家一起研究美食。再次感谢您对本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