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发

拂晓哨位(ID:fxsw)

来源

李建印供稿

刻骨铭心的泪水

一一庆祝建军节暨我师组建52周年

文图/李建印

8月3日是领袖签发命令,批准我退休的日子。4年过去了,我也从兰州军队大院进了西安干休所,但脑子里经常回忆的仍然是在职时的人与事。尤其是建军节前后和8月15日师里组建纪念日临近,更是思绪万千,特别是当团长时的泪水好似还在眼眶打转。古人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而我的体会则是男儿有泪也得流,只是感情真诚时。祭先烈的泪,让我永远牢记肩上担子我是年初到坦克某团任团长,部队驻地就在年代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的甘肃省临泽县新华乡东、西柳沟,著名战斗地点梨园口就在我们团的战术训练场,红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到团里也就14公里路程。这里是老红军们与马匪军血战之地,是拥军的热土,也是守卫河西走廊不可或缺的要地,更是我们一代一代军人坚守的任务之地。不管是中央领导视察,还是当地负责同志更换,通常都要去烈士陵园祭奠。我上任之后也专门去祭奠,算是向烈士们报到,也是对精神与心灵的洗礼,更是要接过他们信仰与理想之棒。我进入当时处于建设之中临泽烈士陵园,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题写的纪念碑大字闪闪发光,无形之中激起心中的激动。但随着参观的进行,解说的具体,了解的深入,我的心中不断增加的是沉重,激发的是深思。那一棵棵低矮的松柏好似向我诉说着昔日的腥风血雨,那一尊尊雕塑在向我袒露着将士们热血与为民族奋斗的胸怀,那一方方花岗岩石块向我示意着理想之重要,那坟堆上一撮撮黄土也似乎向我介绍着那一个个高大的先辈,那一块块戈壁石仍像将士们圆睛的双眼盯着战场,那一株株当地干部群众认养的树木在向我示范着不忘先烈努力奋斗的壮志。当年的红军们天寒地冻之环境,挨冻受饿之生活,缺乏武器与弹药支撑,徒步与马匪骑兵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以自己血肉之躯履行者上级的命令指示,以无私无畏的奉献践行者自己的诺言,以常人难以忍受的视死如归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成千上万名将士血染疆场,数名军以上领导干部的牺牲,几十名师团以上领导带头冲锋,直杀得天昏地暗,也坚持到了最后关头。进入纪念展室,那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文字,一张张图表,一组组数字,真正是锥人心胸。一个个鲜活生命付出,一次次面对屠刀冲锋,一块块高地坚守,一个个院落争夺,无不体现出他们对党的理想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完成任务的毫无畏惧,为消灭凶恶敌人的视死如归,为天下劳苦大众的忘我情怀,为自己人生写成的壮丽诗篇。当时他们牺牲时绝大多数官兵都十分年轻,不足20岁的占了大多数。越看越觉得他们伟大,越想越觉得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越思越觉得我到这样一片热土上任职不应当虚度。

在这一位位烈士墓前,在一幅幅先辈遗像前,在一个个文物前,我越看眼睛由模糊到忍不住热泪直流。我在心中一遍遍呼唤着自己名字,李建印你到这片洒满红西路军烈士鲜血的热土来服役,是要用自己对党的忠诚来教育巩固部队,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来带领部队打胜仗,要用自己的勇敢无畏舍得付出教育广大官兵,更是要用廉洁的作风来塑造出不辱使命的铁甲雄师。前辈们牺牲时绝大多数年龄比我们小,他们心中装得只有党的利益,只有上级命令,只有消灭敌人,那里有自己!

我任职团长时,到临泽烈士陵园组织教育,是我们团的传统教育方式。新兵入伍在此宣过誓,老兵复员在此告过别,干部提升在此接受过教育。班子调整之后来这里进行专题学习与讨论,对照与检查。包括有一次拉练比较累在此进行过教育和整顿。思想洗礼催生精神升华,忠诚与担当推动工作落实,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成为团队最为响亮的口号,与老红军比奉献,与入党誓词找差距,成为我们最为有效的工作方法。谢战友的泪,让我永远充满前进力量年2月20日,接到去国防大学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录取通知书与师机关关于工作交接通知,23日正式离开工作了3年的团队,要去师与集团军办理相关手续,回到师部大院我的小家进行准备。原来团的领导认为我能够去所谓“虎班”去上学,机会难得,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振奋团队精神,激励大家斗志,准备好了团的锣鼓队与军乐队,也准备好了各个单位比武竞赛的红旗。但因为伟人逝世,这些活动全部取消,官兵们列队欢送仍然让我泪流满面。全团官兵早早列好队伍,由团党委会议室门口一直到团大门口,多米道路两旁战友们夹道欢送。看看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想想他们与我一同进行战备演习、紧急出动的分分秒秒,高强度训练迎接整体考核的日日夜夜,齐心改变团队面貌的方方面面,军工自建的时时刻刻,参加西兰乌光缆施工的半夜黎明,自力更生栽植亩果园的个个树坑,业务时间种菜的条条记录,日光温室的西瓜那样脆绿,保温猪圈饲养成果活蹦乱跳,院内的道路条条笔直,各个单位营院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环境宜人。战士们加班加点搞训练制止不住,争第一夺红旗蔚然成风,三年来参加军区、集团军以及师里举行的各类比武竞赛,大多数奖牌是我们团所得,团队由集团军倒数进入到先进行列,我的内心难以平静,真正是激动万分,心潮澎湃,思绪难平。官兵们与我朝夕相处,亲如兄弟,真正是为了团队打翻身仗,大家付出了也收获了,后来成为四总部表彰的先进团,也是从这里开始持续进步。我起先准备表现出硬汉形象,但这一幕幕、一件件,让我难以自持。官兵们的欢呼声震耳欲聋,鼓掌声一家比一家大,不少官兵热泪盈眶,我实在是控制不住,满脸泪水走过了这人间最美好的心路里程,也走过这彼此信任的最好时光。三年的付出,一千多个黎明黄昏直到深更半夜,我记得了,我感谢了,我知足了,我陶醉了。回想刚来团队时的艰难,回想团队建设的次次经过,我不得不对自己几次与基层官兵热泪盈眶时刻进行回忆。老兵要退伍了,这是我到团里工作后第二次,照例我与其他领导分工,到连队与复员老兵一起会餐座谈,听取他们意见建议,解答他们提出疑难问题,一起度过在军营最后一个晚上。因为离队当日起床由团里常委带队,和复员老兵组成临时营连,我与政委担任营长、教导员,出好最后一次操。看完各个连队老兵之后,按照计划,我来到坦克3连,这是代表团队参加了兰州军区建制坦克连比武获得总分第一与9个单项中5个第一的连队,后来被人们称为“西北装甲第一连”,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他们的事迹。他们也确实为比武成绩取得,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训练,有人推迟婚礼,因为年初上报了名单之后,不可再调换人手。有的忍受着身体病痛,有的放弃了休假,有的放弃了院校考试,有的装填手半年时间练习装弹的总重量超过吨,有的同志练习武装越野跑坏了三双胶鞋,至于其他感人故事多了去,真正个个是先进,人人是典型。一心为了团队打翻身仗,一心要夺得第一名。现在他们中不少人要复员回乡,我不能不陪同他们一起度过这欢乐时刻。我自己出钱,让公务员到军人服务社购买了香烟与瓜子,坐在大通铺上,边说边唱,全是美好回忆。但说起参加军区比武的事,不知道是河北还是山东一位战友先是哭了,后来包括我在内,既为我们的付出而自豪,也为曾经的英勇骄傲,更为团队做出贡献而兴奋,我也陪着他们哭了。一个多年落后团队,一个时常受到上级批评单位,一个干部提升十分困难的集体,一个领导与机关不大来视察的团队,能够有现在这样情况,我真正忍不住自己的泪水。特别是为有这样好的战友高兴,为他们临别时的真诚友好而兴奋。想想这是与他们第二次为比武热泪纵横。比武结束当晚,我们在酒泉东坝训练场直等到最后一个单位射击完毕,军区考核组宣布成绩之后,确认我们是总分第一无疑,我们也是射击单项第一名,我们得了5个单项第一名,我们赢了。

全连同志在欢呼,连长刘小平与政治指导员马学义同志,一个汉族一个回族,团结拼搏,铸就荣誉,他们哭了。我没有当面哭,而是一个人到戈壁滩静静想着,回忆半年来的分分秒秒,回顾从接到通知我们的决心与抓落实力度,回想自己采取措施与全团同志的支持,特别是我的母亲在比武前一天病故,我心中当然难受,但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流泪。我也看到不远处的李广星副团长,他是比武训练一线具体指挥员,距离家属院公里,他天没有回过自己家里,小孩考学,家属探亲,全是他们自己办的,他是以一段高亢激越的秦腔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老兵要离队了,团大门前举行了欢送仪式,集团军蹲点首长来了,师里首长与机关同志来了,县里四大班子以及武装部主要领导来了。当主持人宣布欢送仪式开始,尤其是团政治委员郭全印同志致欢送词不到一分钟,无数战友们放声哭了出来,离不开朝夕相处的战友,离不开真诚热情的领导,离不开自己奋斗与付出过的营房,离不开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培养,更离不开自己用聪明与汗水浇灌出来的先进成果。因为团队距离车站只有不到米距离,退伍老兵排队上到站台,送行战友们动情难忍,军乐队同志们不怕天寒地冻,不惧曲目难度,边流泪边吹奏,完成了送行任务,集团军主要首长也是老泪纵横,特别感人。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想,正是这样的眼泪教育与激励我,要求与鞭策我,入了党就得有党员样子,当领导就得担当起领导责任,被人尊重就得有受人尊重的作为。点击下方阅读李建印更多作品1、感悟坦克12师辉煌50年——李建印将军的心路回忆2、李建印将军

中国军人脸谱3、原装甲第12师师长李建印将军的文殊沟记忆4、原装甲第12师师长参观东岭集团纪行5、原装甲第12师战士庞太生:我欠师长一顿饭6、21集团军装甲第十二师7、李建印将军:全家福8、李建印将军:忆军旅9、李建印将军散文:写给天堂里的父亲10、李建印将军:看演出有感

21军战友集结中↓↓↓

(下设各部队战友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