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如何坚持做一件事,其实就像嗑瓜子一样。

人是在成就感当中得以前进的,而不是在挫败感当中。

做一件事,如果你目光一直盯着自己还有多少未完成的部分,那么你会感觉自己离目标太遥远,而产生灰心、挫败感的情绪。进而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而如果你是看着自己已完成的部分,那么你会产生成就感,反而能走的更远。

盯着未完成的部分,会受挫败感的打压,目标会一直提醒你还有很远很远才能完成,你前面的那些努力不值一提。遥远的目标反而会让你止步不前。因为你会感觉前进非常费力。

盯着已完成的部分,成就感就是你最好的支撑,会支持你继续进步,一路轻松愉悦。

人的大脑,很原始,是非常注重及时反馈的,倘若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正面结果,它就会通过灰心、挫败等负面情绪,劝你及早放弃,节省点能量。

就像嗑瓜子,每嗑一个瓜子,你都会得到一个及时反馈,一颗香甜爽口的瓜子仁。

所以这个看起来单调乏味的动作。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坚持很久。

甚至嗑一两个小时,或者更长也不嫌累。

而如果反过来。

我拎一袋瓜子,放在你面前。

跟你说,今天的目标,是嗑两个小时的瓜子。

你则会一直想着:

什么时候才能嗑够两个小时的瓜子啊。

嗑瓜子这个行为,不再纯粹,反而背上了未来某个具体目标的沉重负担。

如果我不给你这个任务的话,你可能每天嗑两个小时瓜子,都不嫌累。

而一给你制定这个任务,你可能反而会迅速讨厌嗑瓜子这个行为。

因为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差距。

前者,没有压力kpi的情况下,你的目光,是不自觉地盯着每嗑一个瓜子,所得到的一颗香甜瓜子仁上。

这就是及时反馈,很好地满足了大脑那原始的习性。

而后者,你则一直下意识盯着那个“终极目标”,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两个小时的任务。

同样是嗑两个小时的瓜子,给你的心理压力,和完成的难易程度不同。

那么这两者差别在哪呢?

其实一个是以过程为导向,一个是以结果为导向。

前者嗑瓜子,是过程中的每一次及时反馈;

后者嗑瓜子,是结果下的每一次压力kpi。

当然,过程和结果,也不是截然不相容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个微型结果的总和。

比如嗑瓜子,每一颗瓜子仁都是一次微型的结果。一颗颗瓜子仁,这一系列微型的结果,构成了嗑瓜子的总过程。

而如果你追求的是大的总结果:

嗑够两个小时的瓜子。

那么反而难以坚持两个小时。

而如果你追求的是微型结果:

得到一粒瓜子仁。

那么你每嗑一次瓜子,都能得到一粒,成就感和愉悦感的刺激下,反而能让你坚持两个小时。

所以,人生处事:

一,应该盯着自己“已完成”的部分,而不是总想着自己“未完成”的部分。

二,小目标,比大目标要好。几分钟的计划,比一两年的年度目标,要好。

目标切分得越细、越小,越趋近于“以过程为导向”的思维。

目标放的越大,越广,越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

盯着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天不能夺,地不能侵。

你会有一种踏实感:

至少我已经做到了这么多,哪怕接下来不继续做都没关系,毕竟这段时间的成长,是真真切切的,接下来多做一点都是赚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然后回顾过往:好棒啊,我又坚持了这么久。

然后你继续坚持,会觉得很轻松很愉悦。毕竟就像嗑瓜子一样,随时都可以放弃,没有心理负担,而继续坚持哪怕一分钟都是自己的成就,充满愉悦。

而如果你盯着自己未完成的部分。

你会有一种虚幻感:

千万不能放弃啊,一放弃就前功尽弃了。

而在这种压力下,坚持变得极为费力,因为压力让你喘不过气,你总会想着逃离这种压力,怎样逃离呢,那就是放弃、拖延。

而你果然放弃了,你又会指责自己:

自己又半途而废了,真是废物。

你回顾自己过往,发现自己总是屡屡放弃,屡屡挫败,自己真没用。

你拼命打压自己。

而这一次次的打压,无形中又增加了下一次坚持做一件事的难度。

所以,怎么坚持做一件事呢?

先学会如何正确地嗑瓜子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x/6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