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http://pf.39.net/bdfyy/

于零食当中,最爱吃的便是瓜子了,隔三差五经常会想买来尝一尝。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也常常在卖炒货的摊前驻足,称上一斤半斤的回家嗑嗑。

这个习惯可能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小时候也没什么花样繁多的零食,最常见的便是瓜子。而且也不是什么大品牌的瓜子,就是农民自己种的向日葵。有两种吃法:

一是向日葵成熟之后,直接将向日葵的大花盘子割下来,用手轻轻拂去表面的一层蒂,露出来整齐排列的一整盘瓜子屁股,然后一个个揪着拽出来吃掉。这样的吃法最为原生态,丝毫没有干果的干涩上火,瓜子壳还有水分和韧性,瓜子仁入口并不脆但是草木水分的清香很爽口。

另外一种吃法便是等向日葵成熟之后,将瓜子晒干,在铁锅里干炒。这样炒出来的瓜子没有了草木水分的田野清爽之气,但是却多了一种经过烘焙之后的果木香。翻炒瓜子火一定不能大,否则会糊掉。若是嫌他口味太淡,还可以在快出锅时撒一把盐、浇一勺水,然后大火快速翻炒将水耗干,这样瓜子壳上会挂薄薄的一层盐,以疗嘴淡。

小时候跟着姥爷姥娘住时,经常按照这两种方式吃瓜子。但是第一种吃法受节令限制,每年只有秋天的一段时间可以。籽粒饱满的向日葵低垂着脑袋,一颗颗瓜子头朝下插在它硕大的脑袋里,像极了出土的箭簇。摘掉了脑袋的向日葵竿儿也是男孩子打仗的武器,长而直,但是不结实,但更多是吃炒瓜子。

印象中很多次冬天的晚上,姥娘一边洗碗,一边在灶火上给我拨拉着炒瓜子,我坐在锅台边满怀期待地等着。时不时自己抢过铲子来,翻炒几下。不厌其烦地问着“好了吗?好了吗?”等到撒盐泼水那个环节时,炒瓜子的气氛伴随着锅里的呲啦声音达到了高潮。黑的瓜子壳,里面是略带焦黄的瓜子仁,这样炒出来的瓜子格外好吃,一上手便都得吃完,根本停不下来。由于是铁锅炒的,所吃完之后嘴上手上总是一圈黑。

向日葵是一种很令人喜爱的作物,不仅能生产瓜子,而且很阳光,高高大大地看上去很有安全感,一些藤类的作物可以借着他的竿儿爬。姥娘自己也在院里种过一些向日葵,找个破碗破盆之类的容器,装上炉渣,用水浸透,挑选颗粒饱满的瓜子大头朝上摁进去,保持湿润温暖,没几天就有嫩绿的芽从土里长出来,还顶着瓜子壳呢。长一段时间后看着壮实一点了,叶子也多了之后,便可以移栽到土地里去。很多作物都是这样,要先育出秧苗来,不能直接往地里撒种。

再后来就很少吃自己炒的瓜子了。一是没有人种了,二是买瓜子太方便了。大街小巷的炒货店、超市小卖铺什么样的瓜子都有。作为改革开放的标签,傻子瓜子的大名我小时候也听说过。但是外面卖的瓜子,好吃归好吃,但总是吃点就腻了。印象中买到的最好的瓜子,是我初中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店,三毛钱一包,不是炒的,似乎是煮制过的,特别香。我经常下课去买,上课偷偷吃。

有一次开班会,班主任老师说有的同学上课吃东西,别自以为老师不知道,你下课到我办公室一张嘴说话我就闻出来了!虽未点名,但我觉得老师说的就是我。后来那家店换老板,就再也没吃到那样的瓜子了。

过年的时候,有人送了一些干果,其中有几盒包装精美的瓜子,拆开来尝一尝,口味挺好的,一口气都吃完了,感觉没过瘾,于是决定自己炒一些瓜子尝尝。网上下单买了5斤生瓜子,内蒙产的,收到之后上锅一炒,省去了撒盐泼水的环节,别说,还真香,是小时候的味道。

于是那几天回家之后几乎天天炒瓜子,大火热锅,下瓜子,小火翻炒,慢慢地断生,焙出香气,然后收工,稍微晾凉,特意盛在一个竹编笸箩里,充满了田野风味。

吃瓜子也是个技术活,很考验手指和唇齿舌的配合协调,嗑多了牙齿上会有小豁儿。现在还有卖瓜子钳的,一个小工具,可以代替牙齿来破壳。但是我觉得还是用牙齿破壳比较方便,而且吃瓜子最美妙的体验不是吃,而是破壳之后用舌头把瓜子仁挑出来的过程。我吃瓜子以速度见长,很多人“称赞”过我这一“长处”。前几天张易简幼儿园讲垃圾分类,老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点垃圾去幼儿园,我便给他嗑了一堆瓜子皮带去了,算是我发挥特长了。

还有一次幼儿园让带种子去种,我还给张易简抓了一把生瓜子。同时,我也在阳台的花盆里摁进去几颗瓜子,看它能发芽不。等到买的5斤生瓜子都被我吃完的时候,种下的那几颗已经破土而出了。阳台上一片绿油油,我在考虑要不要给他移栽的楼下的公共花园当中去……

5斤瓜子炒完之后,感觉自己很是过瘾,初步实现瓜子自由了!过瘾不仅仅是吃得满足,更是在炒制的过程中。也终于借助炒瓜子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手磨咖啡、喜欢自己调酒,动手制作的过程给事物本身增添了很多乐趣,增添了许多精神上的附加值,看不见,但是感觉得到。人大多时候不就是活的一个感觉嘛!

吃瓜子感觉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脏,不管你再怎么小心,地面上桌子上肯定会脏,还得专门打扫。想起小时候吃瓜子,装一口袋,跑到野地里玩,边吃边跑,瓜子皮随意乱吐,了无牵挂,潇洒自在得很。小时候瓜子有限,零食有限,到今天终于可以实现瓜子自由了,但是儿时的自在却一去不返了。

不禁怅然,纵炒瓜子味道如前,细思往事,已不可再得。且:炒瓜子由生到熟的过程,不也是人由少到老、由煎熬而成熟的过程吗?品物虽一,味道究竟不同。遂在某日炒制过程中,胡诌了八句:

葵藿倾心向日光,

满盘结子小锋芒。

大铲翻去荒野气,

文火烹出草木香。

破壳难免齿有豁,

取仁练就舌如簧。

今为瓜子自由者,

一嗑一唾话沧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cf/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