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

如今,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可以在外面买到,唯我家依旧坚持每年自制八宝饭的老传统。一直相信,美食是有情感的,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美好回忆。(这句真漂亮)

每年年夜饭桌上,最让我欢喜期待的压轴甜点是外婆自制的八宝饭。

随着蒸腾的热气,“浑圆一体”的八宝饭摆上了桌,蒸得半透明的糯米,晶莹剔透,面上的八样宝热热闹闹济济一堂,每一“宝”都有吉祥寓意,莲子,核桃象征家庭和睦;桂圆象征团圆;金桔代表吉利,葡萄干,红枣,蜜枣象征甜蜜,瓜子仁象征平安无事。最好吃的一宝-豆沙则被藏在了糯米“芯"里,当细腻滑爽的红豆沙与香浓软糯的糯米,微妙地浑然一体的香甜,在口中扩散开去的滋味,恍若“八宝”的好口彩,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都融在了这香甜的滋味里。(这一段是吃八宝饭,应该放在后面)

午后,阳光洒进厨房,斑驳着光与影。(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恰到好处:独立成段,深得写作技巧。)

锅里正煮着红豆,白色的水汽笼罩在锅边,阳光透过窗户,使得那白气更加薄纱般细腻了。煮好的红豆被放进搅拌机,打成了细腻的豆泥。(煮豆子,打豆泥)

母亲(应该是外婆吧)站在灶台前,手中的锅铲一刻不停地在锅里翻飞着。熟悉的情景,似魔力般将记忆中定格的瞬间链接在一起。

儿时,在我心中,只要外婆开始做八宝饭炒红豆沙,空气中弥漫着缕缕甜香,就意味着要过年了。(此处衔接不好)

每当红豆沙完成时,外婆总会舀一勺热乎乎的红豆沙拌上软糯糯的糯米让我先尝尝味道,啊呜一大口,醇香细糯在口中缠绵(很生动,有表现力),仅这一口,就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吃年夜饭的感觉。我央求着再要一勺,外婆笑得眯起了眼。

每一年都是那么快乐的重复。

我一直以为这盘带有仪式感、糯软甜柔内藏惊喜的八宝饭只有外婆才会做。只到有一次我听到外婆和母亲的对话,才知道“外婆自制”的原因。(由做八宝饭过渡到自己熬制的原因,珠联璧合)

“这自己炒红豆沙太费劲了,还是外面买吧。”母亲关切地说。“你和囡囡的肠胃弱,外面做的八宝饭太油腻,红豆沙也太甜,还是自家做的最好啊”外婆怜爱地答。

氤氲着细细雾气的厨房里,外婆微微佝偻的身影站在灶台前,手中的锅铲一刻不停地在锅里翻飞着,额头已沁满了密密的汗珠,嘴角轻轻上扬,余晖透过玻璃窗为她勾上了一条金色的边,这泛着温暖光晕的画面,镶嵌在了那一寸时光之中。(特写镜头,细节描写,情景交融,多种手法在此处交融。)

几年前外婆离开了我们,但是每年家中自制八宝饭的传统仍继续着。

一种甜蜜的伤感,一种温馨的恍惚,眼前蒙上一层水雾。

“我来吧。”我用热切的眼望向母亲。母亲疼爱地说“这样翻炒还需要大半小时呢。”

接过母亲的锅铲,继续按一个方向用力推炒,红豆泥、糖和素油在热力作用下一点点融合。随着水分的蒸发,红豆泥开始变得粘锅,我逐渐加快画圈圈的速度。大半个小时后,锅中如同玫瑰色的红豆沙稠稠地抱成一团,散发出阵阵香甜。

此时糯米已蒸好,轻轻铺在蜜饯坚果上一层,再依次填入红豆沙和剩下的糯米,用勺子压实。放入蒸锅,蒸腾的热气袅袅地飘出诱人的香甜,在厨房里流淌,荡漾。

午后阳光暖暖地香,我透过指缝看阳光,才发现时间很瘦,不经意间已溜走。(时光流逝的感慨,历久弥新的亲情,有浓浓的怀旧的味道。)

终于状若凝玉的八宝饭出锅了。

红豆沙滑过舌尖是熟悉的绵密质感,和着软软糯糯的糯米,那恰到好处的醇美香甜,在唇齿间弥漫。那是我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红豆沙的味道,糯米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爱的味道,珍惜的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化用的好),我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点明中心,结尾谈感受,谈情怀,老师也感觉乡愁弥漫开来。)

“往后每年的八宝饭交由我来做吧”我自信地说。母亲嘴角扬起如月牙般美丽的弧度。

自制八宝饭,是我们家的“年味”,所谓“八宝齐聚”就是“幸福团圆”,虽说卖相没有外面买的精致,但是,由我们亲手创造的浓浓幸福味永胜于一切。(爱的传承,深化了主题)

(八年级作品)

名师点评本文等级

一类文

得分点1.本文借八宝饭抒写浓浓的亲情和爱的传承。立意深刻。2.由熬制八宝饭到探究原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路清晰。3.语言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失分点

吃八宝饭应该在后面。

修改建议

换一个题目。本文是一篇很成功的佳作,加油!

本文得分(满分50分)

48分

点评老师

李秀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js/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