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临近,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无论来自五湖还是四海,浓浓的年味都是大家心头抹不掉的记忆。春节期间其乐融融的饭桌上,那一盘盘热气萦绕的家乡味,成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纽带。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献上全国各地的过年美食,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味道!

川蜀/腊肠

吃一嘴红红火火

当大街小巷挂满一串串油润的腊肠,冬日暖阳下开始弥漫略带辛辣的腊味香气,川蜀一带的人们就知道:要过年了。

无辣不欢的川蜀人,同样也无「腊」不欢。在腊肠里融入花椒粉、二荆条辣椒面、白酒,放到柏树枝燃起的烟火上熏烤。

让热烈的火苗逼出肉的花椒香和酒香,制成红彤彤、滴着油花的腊肠,也是装点川蜀人家窗前的「白月光」。

虽说万物皆可配腊肠,但对于川蜀人而言,腊肠经典的吃法是在沸水里煮熟后切片吃。

咬开脆脆的肠衣,溢出带着椒麻香气的油脂,咀嚼时还能吃到咸鲜的腊肉颗粒,配上一盏晶莹剔透的白米饭,抿一口温润的川酒,这一口便是心心念念的家乡味。

东北/酸菜饺子

热气腾腾的豪爽东北味儿

东北春节的图腾,从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菜饺子说起。

当窗外红灯笼高高挂起,一家人围在一起和面、擀皮,再将腌制的酸菜混着猪肉、葱姜剁成碎馅,包成硕大饱满的东北饺,一圈圈码好,象征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满盘的饺子在咕噜咕噜的沸水之中完成翻腾,伴着热气上桌。配上捣碎的蒜、酱油、香油,趁热咬一口。东北神仙CP酸菜和猪肉,口感丰润带着浓郁的肉香,咀嚼时溢出酸爽清香的汤汁。

手工擀制的面皮保留了天然的麦香,韧劲十足又不粘牙。再呲溜一大口热乎乎的饺子汤,暖到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了。

江苏/狮子头

油亮香浓的团圆之味

淮扬名菜红烧狮子头,是国宴上精致婉约的「江南花魁」,也是江苏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开运菜。

阳光和煦的除夕午后,厨房传来阿婆剁肉馅的声响,圆滚滚的肉丸整齐地码放在案板上。再丢进油锅炸到金黄酥脆,放到小瓦煲里小火慢炖,闻香赶来的孩童们在旁边期待地搓搓手。

轻轻揭开锅盖,肥瘦相间的狮子头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配上翠绿欲滴的小青菜,淋上琥珀色的酱汁,总能在年夜饭桌上抢占C位。

拈一块放进嘴里,浓油赤酱渗进肉糜的每一个角落,油脂香和肉香在口中达到恰到完美的平衡,用唇舌轻轻一抿就化开了。只有干下两碗米饭才能表达对这道菜的敬意!

上海/八宝饭

软软糯糯的甜蜜慰藉

甜,是上海人的本命。当北方人吃饺子迎新年时,上海人在拿着勺子吃八宝饭。

热热闹闹的除夕之夜,精致的八宝饭是压轴出场的「年夜饭之光」。被蒸得软糯糯的八宝饭,晶莹剔透如琥珀,上面点缀着色彩斑斓的蜜饯干果:红枣、桂圆、莲心、瓜子仁、核桃仁、冬瓜糖、葡萄干……用筷子轻轻一戳,藏在内里的甜豆沙纷纷现身。

放在嘴里尝一口,沁人心脾的香甜在口腔舞动,带着微微的湿润感,软糯又不失嚼劲,有种入口即化的温柔。

留下满嘴的清甜和蜜饯天然的果酸轻轻刺激味蕾,就像在舌尖奏响酸甜的交响曲,也为年夜饭画上完美的句号。

新疆/馕包肉

有馕的日子才有滋有味

香喷喷的馕包肉,是新疆人心中永不落幕的暖阳。

在新疆,馕是吉祥物,也是幸福的象征。而馕与肉的结合,饱含了丰收与团圆的美好寓意。

当年味儿渐进,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馕包肉旁,先夹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香酥软嫩的肉质滑似奶脂,留下鲜甜充沛的肉汁在口腔流淌,没有一丝膻味,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

再拿起一块吸饱了酱汁的金黄馕饼,咸鲜柔软中带着馕的韧性,芝麻的油脂香和淡淡的小麦香在舌尖萦绕。配上一壶现煮的酥油奶茶,让丝滑醇厚的奶香安抚味蕾,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闽南/血蚶

大海馈赠的舌尖鲜美

血蚶在闽南人的日常餐桌上占据着霸主的地位,同时,更是年夜饭的必备菜。

它厚厚的蚶壳曾是古代钱币,也是财富的象征。吃血蚶则寓意来年金银满室,为新年讨个好彩头。

懂吃的闽南人,将一粒粒的血蚶放在沸水迅速焯烫,待蚶壳犹抱琵琶半遮面、露出橘色的蚶肉,此时的血蚶非常鲜美。

相比起压轴的肉菜,大海馈赠的血蚶更像是打头阵的开席菜。一盘溢满血水的血蚶端上桌,先嘬一口带着矿物味的鲜甜血水,再剥开蚶壳吃肉,蘸上用醋和大蒜调制的灵魂酱汁。

滑嫩柔软的蚶肉入口即化,酸辣的汤汁与海鲜食材自带的清甜充盈在口腔,舌尖飘满「海的味道」。

每个城市、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专属年味。在北京让掌上生活来满足你对家乡美味的期待,周三5折让你物超所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ry/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