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手工传承带你回味儿时月饼的味道
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086985.html“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中秋近,乡愁浓,每当夜幕中一轮明月高高悬挂时,思乡之情就会在心中翻滚涌动,总会想起故乡的乡音,想起那儿时的味道。月饼,作为佳节标配,送的是礼,吃的是情意,是团聚,更是乡愁。为了找寻那记忆中熟悉的味道,9月10日,九江新闻网记者几经打听,来到位于老城区一菜场附近的“马记糕饼店”,见到了“传说”中的老手艺人马兆华,听他讲讲月饼那些事,亲身感受和品味老九江人记忆中的中秋味道。饼香不怕巷子深留住家乡老味道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记者在塔岭路小校场附近的巷子里兜兜转转,刚走到“马记糕饼店”门口就闻到了一阵阵扑鼻的饼香,一眼看上去,这家老店有点“其貌不扬”,简单的门头、有年代感的装修风格,各式各样的糕点整齐地摆在展柜上,糕点的名称及价格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相应的位置。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小门店,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老顾客、老街坊,前来选购月饼、糕点的顾客是络绎不绝,小小的饼铺被“挤”得热闹非凡。 正在买葱酥饼的胡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年80多岁了,吃他们家糕饼已经30年了,虽然今年子女已从外地给他买了各种口味的月饼,但是他还是觉得纯手工制作的老手艺老味道更好,所以又特意再来买些。除了口味好,胡大爷最满意的还是店里的卫生环境和服务态度,每次来都是干干净净、开开心心。 另一旁正在买发饼的大姐告诉记者,她住在附近,平时经常来买这的糕饼吃,昨天和今天都来两趟了,留一部分自己吃,主要是买来送人。眼看着马上要到中秋节了,一些在外地的亲戚非常想家,就给他们寄些马师傅家的饼,让他们回味下家乡的老味道。 一块月饼一片情70年用心做好一块饼有人说,记忆中的美食才是最深的乡愁。无论去到多远,吃过多少珍馐,儿时记忆中的味道总是让人流连忘返。马兆华今年85岁,安徽安庆人,从13岁开始学做饼,至今有72个年头了。回想当年,他只是为了谋生计,背井离乡,没想到九江这个曾经的“他乡”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70多年来,他进过厂、打过工、开过店,见证了九江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始终坚持的一件事就是用心做好每一块饼,致力于将最好吃、最健康的月饼带给每一位客户。马兆华告诉记者,老九江人爱吃的还是“发饼”。别看那一块小小的发饼,从和面、发酵、下糖、下碱、加桂花......每一道工序都至关重要,都要按时按量进行严格把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九江人过节、办婚嫁喜事最流行的就是送糕点喜饼,都是挑着担子来买,一买就是八种样式。像中秋这样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买特别大、特别圆的发饼,象征着幸福团圆。随着时代在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也渐渐有了些变化,以前糕点都是甜甜的口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买无糖的,马兆华就开始换用元稹糖并尝试加芝麻、瓜子仁、花生碎等进行调和,创新的口味获得了很多顾客的喜欢。近几年,食材原料价格纷纷上涨,马兆华说他家的葱酥饼坚持了三年不涨价,周围的邻居纷纷夸他家的糕饼货真价实,质量好。一门手艺两代人坚守初心与传承如今守在“马记糕饼店”里的是马兆华的儿子,女儿们退休之后也在店里帮忙,一干就是十多年。无论风雨,这一家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共同坚守忙碌着同一件事。记者问马兆华,做手工月饼这么辛苦,赚的也不是最多的,为何还让儿子传承他的手艺?马兆华流露出满满的欣慰和自豪感,他认真的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人要有门手艺就不怕没饭吃。而且要做就做好,自己付出劳动,收获时也开心满足。”马兆华介绍,手工做糕饼的手艺确实是辛苦,他带过几十个徒弟,很多人都改行了,还有一种寸金糖(外面是芝麻,里面有桂花馅,香甜酥脆,口感特别好),现在几乎失传了,九江没有几个人会做,非常可惜,如果哪天我做不动了,也一定会传下去。说到这里,记者看到了马兆华眼底的坚定和感伤。传统手工制作的坚持和用心,使得这些月饼更温度,那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味道。唯有人手的温度和力道,才能保留老月饼灵魂深处的口感与鲜香。一口下去你才知道,那是记忆中的老味道。采访过程中,饼铺里的客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直络绎不绝,很多都是慕名而来。大家用心地采买选购,给我的感觉是在找寻家的“味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手艺在这一家两代人的坚守中传承。他们传承的是一种手艺,也是一种勤劳、诚信的家风,更多的是弘扬传承我们千百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 文字记者:谢俊 摄像记者:吕祥飞 70年光辉历程,无数个你、我、他贡献着力量,感受着时代变迁。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路上,九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凝结着时代精神印记的“追梦人”。8月8日起,九江新闻网特别推出《浔城追梦人》栏目,致敬奋斗在九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挖掘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记录和呈现自强不息、奋斗追梦的九江人物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zia.com/tgzyl/8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恰恰香瓜子的百亿身家,从它的专利看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